丰田盈利能力走弱,单车利润被BYD紧跟
2023/02/10
丰田的盈利能力正随着原材料涨价而走弱。丰田汽车2月9日发布的2022年4~12月合并财报(国际会计标准)显示,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8%,为1万8990亿日元。2022年4~12月原材料涨价的负担比上年同期增加1.11亿日元,属于看家本领的降低成本和汽车涨价并未跟上。纯电动汽车(EV)厂商美国特斯拉在净利润方面猛追丰田。从每辆净利润来看,丰田仅为特斯拉的5分之1。从汽油车到燃料电池车(FCV)全面涉足的丰田的“全方位”模式的盈利能力正受到考验。
![]() |
丰田2022年4~12月合计实施了1700亿日元的成本降低。仅抵消了同一期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2成。2021财年(截至2022年3月)通过降低成本抵消了原材料涨价的4成,成本负担正在迅速提高。如果观察与日本国内相比易于将成本上升转嫁到销售价格上的北美业务,其趋势更为显著。
按丰田工厂的所在地来看,北美2022年4~12月的营业利润达到492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4500亿日元。如果仅限于10~12月,则出现营业亏损。负责人表示“汽车涨价并未跟上(成本上 升)”。
负担400家供应商部分电费
“预计(增加的燃料费的)7~8成由丰田承担”,爱知县的一家零部件企业的高管显示出安心的表情。丰田自去年夏季起,承担供应商的原材料费、照明和取暖费用的一部分。另一家零部件企业的高管表示,“没有其他汽车厂商像丰田一样为照顾我们的电费和燃气费”。
从丰田来看,仅直接供应汽车零部件等的供应商,在国内外就达到约400家。仅承担供应商的原料和燃料费,就对自身产生巨大负面影响。虽然寻求为了与供应商合作实现长期的成本削减而维持供应链,但丰田仅在日本国内就广泛涉足从汽油车到纯电动汽车等约50个车型,是世界最大汽车企业,这一点影响突出。
![]() |
以这种全方位战略推出汽车,在原材料价格走高的局面下已开始构成沉重负担。丰田的2022年4~12月的每辆净利润仅为24万日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6万日元。特斯拉在同一期间增加50万日元,增至126万日元,达到丰田的逾5倍。此外,扩大面向大众的纯电动汽车销售的中国比亚迪(BYD)也达到19万~20万日元,逼近丰田。
盈利能力大幅超过丰田的特斯拉采取专门涉足纯电动汽车仅推出4款高档车的战略。2021年以后大幅增加产量和销量,盈利能力迅速提高,2022年4~12月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82%,达到92亿3800万美元,猛追丰田。
比亚迪自主生产车载电池,旗下还拥有涉足半导体的子公司。借助自主涉足主要零部件的垂直整合的效果扩大生产,2022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86万辆(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增至上年的3.1倍,正在通过盈利能力显示存在感。
半导体不足也成为阻碍
要恢复盈利能力,丰田的课题是提高产量。2023年,包括“卡罗拉”和“普锐斯”的“丰田”品牌以及高档车“雷克萨斯”品牌合计力争最多生产1060万辆。但是,增产并不容易。2022年4~12月财报发表之际公布的2022财年全球产量计划为910万辆,比此前计划下调10万辆。这是因为芯片短缺仍在持续。
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节约半导体”。通过将雷克萨斯等的遥控钥匙从2个减为1个,有望增产10万辆。集团企业爱信(Aisin)配合自动变速箱等的全面改进,将设计改为可使用通用半导体。
![]() |
丰田参加改装车展会“东京汽车沙龙”(2023年1月13日) |
领跑的特斯拉今年1月在主力的美国市场最多降价20%。对于今后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汽车厂商的收益带来强劲逆风。福特也宣布主力的纯电动汽车降价。该公司2022年10~12月出现大幅利润下降,这是在盈利恶化的情况下降价。
在迎接纯电动汽车普及的全面竞争已启动的背景下,丰田除了此前属于优势的降低成本之外,建立包括掌握纯电动汽车的高效生产模式和软件销售在内的新盈利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将自己称为“老一代人”的丰田章男社长托付未来,将于4月走马上任的新任社长佐藤恒治的责任重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