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公司债接连被下调看到的
2015/04/27
![]() |
中国出现首例公司债债务违约的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总公司工厂 |
2015年的特点是企业发行公司债信用等级接连遭到大幅下调。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2015年3月将湖南省造纸企业湖南雪丽造纸的信用等级从BBB一下子下调到CC。造纸行业和钢铁等一样,属于设备过剩产业。关于信用等级下调的理由,大公国际表示,湖南雪丽目前处于全面停产状态,偿债来源匮乏。
鹏元资信评估3月13日将机械厂商江苏中显集团的等级由BBB-下调至CC。鹏元资信评估表示,由于未向债权人支付利息,该公司的银行账户已被法院冻结。
国有企业保定天威集团4月21日没有支付已经到期的公司债利息8550万元。2011年该集团发行公司债时,联合资信评估将其信用等级定位为仅比最高级别低一级的AA+,而此次因债务违约,下调到了C。
![]() |
中国共产党在2013年的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确定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本方针。李克强总理在3月的记者会上表示,在不发生金融系统危机的前提下,“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天威集团的债务违约也正是顺应了这一大潮。
中国评级公司此前在评级时,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相比,更为注重政府的支持态度。即便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如果是有望得到政府支持,就会给出较高评级,投资者也会购买类似公司债。一直以来,也正是此类轻易的筹资行为最终造成了过度投资及债务问题等中国经济面临的课题。
一方面,如若中国政府继续帮助已出现经营恶化的企业承担债务,政府债务比率很可能出现持续上升的风险。中国政府计划一边避免发生金融系统危机等经济不稳的状况,一边谨慎推进改革。
(土居伦之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