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的特斯拉”?
2018/03/05
中国新兴纯电动汽车(EV)企业间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备受市场关注的是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出资的小鹏汽车,这家企业被视为“中国的特斯拉”。小鹏汽车计划2018年底之前发售纯电动SUV,目前还在建设年产能为20万辆的新工厂。1月底还获得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的出资。像小鹏汽车这样晚一步进入市场的纯电动汽车企业的胜算在哪里?
![]() |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访问小鹏汽车,决定出资(2018年2月,广州市) |
2月中旬,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外的科学城园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来到小鹏汽车的办公室。在一座新兴企业聚集的大楼内,小鹏汽车将一整层的巨大空间全部打通,上千名技术人员对着电脑专心工作。
为什么小鹏汽车晚一步进入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中国汽车行业呢?带着这个疑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了小鹏汽车的联合创始人、自2014年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担任总裁的夏珩(34岁)。
夏珩一开口就表示,这是因为美国特斯拉的冲击太大。在成立小鹏汽车之前, 夏珩任职于广州汽车集团,担任广汽与合资对象丰田汽车的纯电动汽车开发项目负责人,从丰田学到了先进技术。夏珩表示,考虑到今后IT(信息技术)将主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感觉IT实力突出的新兴企业握有胜算。
在传统汽车行业,IT、纯电动汽车、互联汽车等技术的积累较少。同时,传统汽车行业长久以来对引入IT态度谨慎。而成功打破这一状况的是新兴车企特斯拉。
![]() |
虽然特斯拉的技术和业绩并不突出,但其显示出汽车行业的未来和新价值,总市值在2017年超越通用汽车(GM),登上美国汽车行业首位。熟悉中国市场的瑞穗银行主任研究员汤进表示,这激励了中国的新兴企业,“进一步刺激了资金实力雄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意愿”。
在中国,目前约有60家初创企业(注册数量)有着成为特斯拉的潜质,但几乎没有企业拥有独立工厂。尽管如此,推行“提前抢人”方针的中国IT三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各自都对初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因为他们预测到新汽车的未来,期待将之与自身的网络技术相融合。
除阿里巴巴之外,小鹏汽车在成立之初是由小米首席执行官(CEO)雷军以及微博CEO王高飞个人出资。台湾鸿海近期也决定出资,2月下旬郭台铭亲自前来考察并予以鼓励。小鹏汽车以IT巨头为中心已经募集到近1000亿日元资金。
小鹏汽车今后具体想成什么样的汽车企业呢?夏珩表示,将利用软件优势,把汽车变得更加智能。
不仅能自动驾驶,还能在驾驶期间通过语音识别轻松获取周围商店信息、天气、新闻资讯等,并通过语音调节座位和空调、切换音乐等,让车内全部功能实现语音识别成为可能。
尽管与传统汽车企业的竞争并不容易,但夏珩表示,在把想法变成现实方面还是在IT和软件方面具有优势的初创企业更为擅长。硬件方面可以委托给其他企业。相比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的目标是为全球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有趣的新型汽车。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村裕 广州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