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再燃
2022/04/13
在金融市场,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正在逐步重燃。除了高科技和消费概念股之外,抛售还在波及原油和加密资产(虚拟货币)等。由于美国的货币紧缩预期,实际利率正快速急上升,与此同时,受中国疫情蔓延影响,实体经济和供应链的隐忧也在加强。通货膨胀和经济减速并存的滞胀也令人担忧。
在4月11日的美国股票市场,道琼斯30种工业股平均指数下跌1%,收于3月16日以来的最低点。而在12日的东京市场,日经平均指数下跌2%,创出约1个月以来新低。虚拟货币比特币11日出现暴跌,时隔约1个月跌破4万美元。与美国低评级公司债价格挂钩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创出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 |
广泛风险资产遭抛售的起点是美国利率上升。11日作为美国长期利率指标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涨至2.79%,创出2019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剔除物价变动影响的10年期实际利率提高至创出2020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的-0.10~-0.14%,即将时隔约1年转为正值。
在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下,如果持有现金,价值将缩水,因此投资者愿意为追求较高收益率而冒风险。但如果实际利率提高,这种状况将明显改变。目前很多观点认为,急于遏制通货膨胀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将加快加息和资产压缩等货币紧缩,利率的上升预期也没有消失。
在股票市场,高科技股的下跌尤其明显。高科技股比率较高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比上周末下跌2%。美国微软下跌4%,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创出约1个月以来新低。而在日本,东京电子和爱德万等半导体相关蓝筹股的跌幅巨大。
在利率上升局面下,PER(市盈率)因高增长预期而被推高的高科技股的估值偏高容易被意识到。投资公司Navellier的策略分析师路易·纳维利埃(Louis Navellier)表示,“利率上升正持续压制股价”。
![]() |
抛售还正在波及对经济动向敏感的消费概念股。在美国,耐克和沃尔玛遭到抛售,而在东京市场,良品计划和迅销等被卖出。中国为了遏制新冠疫情扩大,在主要城市启动封城,消费的减退和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上海市每天的新增感染人数超过2万6000人,连日创出历史新高。马自达12日以零部件采购受到影响为由,表示日本国内2座工厂停工。美国米勒·塔巴克公司(Miller Tabak)的策略分析师马特·马利(Matt Maley) 表示:“市场担忧供应制约带来的通货膨胀招致滞胀”。
中国风险还波及到原油。在11日的纽约市场,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的5月份近期合约比上周末下跌4%,创出2月下旬以来的最低点。日本东丽经营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福田佳之表示:“中国经济放缓导致原油需求减少这一警惕感正在加强”。
![]() |
纳斯达克(资料图,Reuters) |
资金的一部分流向被视为安全资产的黄金。美国市场的黄金期货11日一度涨至每盎司1974.6美元,创出约1个月以来的高点。对于不产生利息的黄金来说,美国利率上升是利空因素,但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的主任研究员芥田知至认为“还存在因滞胀隐忧而被买入的一面”。
之后将迎来美国企业的财报发布,投资者的观望态度突出,处于多头暂时缺席这一局面。大和证券的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师壁谷洋和表示:“如果今后出现表明通货膨胀加速得到缓解的因素,货币紧缩隐忧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退,避险行为有可能出现暂停迹象”。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小池飒、宫本岳则 纽约 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