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资金涌向数字时代“企业赢家”

2020/01/20


      在全世界的股票市场,投资资金集中于数字时代“企业赢家”的局面正在加强。苹果等美国总市值居前5位企业的份额在美国市场达到14%,形成过去30多年里最高的“垄断度”。即使放眼全世界,总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企业数量也在1年多时间里增加逾4成。市场对于亏损的新兴企业的期待下降,而乘上数字化变化的浪潮、同时稳步增加收益的企业的人气正在进一步提升。股价走高的势头仍未停止,甚至出现了走向泡沫的风险。

        

苹果股价在1年里涨至2倍以上

   

      美国纽约道琼斯30种工业股平均指数1月17日涨至2万9348点,连续3天创出历史新高。中东紧张和中美对立缓和,充裕的资金涌向股票市场。苹果股价在1年里涨至2倍以上,总市值达到1.3979万亿美元,连续改写美国企业的纪录。另外,谷歌母公司 Alphabet近日跻身美国第4家总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企业。

        

      少数大盘股拉动股价走高是最近美国股市的特征。据QUICK FactSet统计,总市值居前5的股票合计达到约5.25万亿美元(约合577万亿日元),逼近东证主板规模(约660万亿日元)。占美国股市整体的份额也超过14%,创出有可比数据的1984年以后的最高水平。

    

      总市值“1000亿美元俱乐部”也在全球股市增加。截至1月15日达到114家,较2018年底的79家增加44%。与IT泡沫期的1999年(47家)和雷曼危机前的2007年(72家)等过去的繁荣时期相比也大幅增加。

           

  

      2019年有18家企业新跻身“1000亿美元俱乐部”。大型咨询企业埃森哲首席执行官Julie Sweet表示,“处于数字变革、企业变革这一潮流的初期”,与云计算等相关的咨询开始占到营业收入的65%。

  

      在无现金化带来需求增加的结算领域,PayPal和美国运通的股价正在上涨。 “5G”需求成为东风的荷兰半导体制造设备商ASML总市值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

  


      虽然也有诸如12月进行新股上市的沙特阿美这种“重厚长大”产业型的企业,但抓住数字时代潮流的增长得到积极评价的犹如“迷你GAFA”的企业日趋受到关注。

      

  

      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和会员制批发商Costco Wholesale等借助赢得客户的稳固品牌号召力、在全世界赚钱的企业也很受欢迎。还进行大规模的股票回购,提高了评价。

  

      在日本企业中,经常超过1000亿美元的只有丰田(25万亿日元)。NTT和软银集团在10万亿日元左右,处于“分界线上”。

   

      今后有望进入1000亿美元俱乐部的代表企业是索尼。该公司股价自2019年春开始几乎持续上涨,总市值时隔19年突破了10万亿日元。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象征日本股份公司的索尼的复活体现了海外投资者对日本股票的看法发生变化”(里昂证券)。

    

      在中国企业中,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的股价正在上升。当然,资金过度向成为赢家的企业集中,同时也证明世界处于低增长状态,企业的收益难以增长。即使各国的中央银行维持货币宽松,也难以遏制世界增长放缓,只有资金正在增加。

       

      网约车企业美国优步(Uber Technologies)等此前深受期待的新兴企业在上市后股价下跌,相反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都突出的少数企业开始进一步吸收投资资金。

  

      一方面,对股价高估的迹象也在增强。从显示股价达到每股收益的多少倍的PER(市盈率)来看,苹果为23倍,在过去10年里创出最高水平的股票很多。审计公司德勤1月9日发布的美国企业的首席财务官(CFO)调查显示,认为美国股市估值偏高的回答达到77%。比3个月前提高14个百分点。

  

      苹果等热门大盘股的价格波动比中小盘股更加剧烈,容易导致过热和报复性暴跌。2018年底出现了大盘股大幅下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进行抛售的恶性循环。在2000年IT泡沫崩溃前,也是资金集中于特定企业。还存在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市场整体迅速变得不稳定的风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后藤达也,竹内弘文 纽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