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金流向基建股,投资者由攻转守
2022/06/06
投资资金正在涌向公路、自来水和供电等基础设施企业。相关的股价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在经济减速的隐忧之下,这些企业更能承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一点在股市获得积极评价。由于销售额与物价部分挂钩,一些企业的股票更能抗通胀。资金从高科技企业转向抵御经济萧条的防守型股票,反映出悲观的投资者心理。
![]() |
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计算的全球基础设施股价指数6月1日涨至2927.70点,比2021年底上涨6%。创出2007年2月开始计算以来的最高点。自从2020年春季在疫情的冲击下出现暴跌以后,基础设施股价指数维持了缓慢的上升曲线。另一方面,MSCI全球标准指数则跌至771.6,下跌10%以上。
以英法间海峡隧道的运营公司法国Getlink SE为例,5月31日的股价比2021年底上涨23%,处于上市以来高点附近。涉足供电和天然气供应的英国National Grid上涨逾10%。涉足废弃物收集的美国Waste Management也处于上市以来高点附近。
此外,业绩不易受经济影响的通信股也被买入。德国电信上涨17%,处于20年来高点附近。日本NTT上涨24%,处于22年来高点。
日本冈三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投资部长宫地彻郎在管理的基金之中,减持了科技企业和汽车等周期性股票,纳入了NTT。他表示“由于通货膨胀和疫情长期化、乌克兰危机等,今年对企业业绩和股市不宜乐观”。
在投资资金涌向基础设施股的背后,存在美联储(FRB)的货币紧缩招致经济减速这一隐忧。企业业绩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强,分析师上调业绩预期的比率减掉下调比率得出的“修正指标(revision index,RI)”自4月后半段起降至负值区间。
自美联储升息预期加强的2月前后起,资金持续流向业绩稳定的消费概念股。但到5月下旬,以美国折扣店巨头塔吉特公司(Target)宣布2~4月利润下降为契机,生活必需品等消费概念股持续低迷。由于有观点认为汽油价格上涨等将导致消费者节约意识加强,收益更为坚挺的基础设施概念股不断被买入。
也有一些企业能抵御迅速加剧的通货膨胀。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的澳大利亚Transurban Group采取通行费用7成与消费者物价指数挂钩的机制。由于外出限制的放宽,高速公路正在恢复繁忙,QUICK FactSet的统计显示,每股收益(EPS)将于2022财年(截至2022年6月)时隔2年实现盈利,之后有望维持利润增长。
在澳大利亚,在物价涨幅创出约20年来最高水平的背景下,Transurban的抗通胀性受到关注。5月31日的股价比2021年底上涨4%。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斯科特·查尔顿(Scott Charlton)在2月的财报说明会上表示,“通货膨胀对盈利来说属于东风,覆盖了利率上升导致的利息支付增加”。
![]() |
通往英法海峡隧道的高速公路(Reuters) |
另一方面,QUICK FactSet的数据显示,Transurban的PER(市盈率)达到64倍左右,估值偏高也被意识到。日本Pictet投信投资顾问的投资商品本部高级研究员松元浩针对基础设施股指出,“估值(投资尺度)变得偏高,作为资金的避风港存在极限”。他认为如果业绩的恶化隐忧加强,抛售将增加。
冈三资产管理公司的宫地针对转向防御性股票和资源概念股的目前配置组合表示,“意在渡过难关”。如果确认通货膨胀压力将下降“将全面调整”。投资资金将维持容易流动的环境。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