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出呈高水平
2014/02/26
![]() |
财政基础不稳定
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20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23日闭幕)就提高全球经济的增长率达成共识,全球性的市场动荡也告一段落,不过能否再次吸引避险资金回归仍充满不确定性。
资金外流尤其明显的是巴西、土耳其、南非、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上述5国被称作“脆弱5国”,财政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国家在此之前借助来自海外的充裕资金实现了经济增长。不过受美国缩减量化宽松影响,目前投资资金开始外流。
从上述5国的股票行情来看,去年1年土耳其、印尼和巴西下跌了2位数,今年除了印尼外其他国家仍处于跌势。投资资金的外流加速了各国的货币贬值。
中国股票的资金外流明显
EPFR Global调查显示,截至2月12日投资资金已连续68周从金砖4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简称BRIC)的股票基金流出。从去年初开始,已累计从中国股票基金流出了15亿美元,从巴西股票基金流出了11亿美元,从俄罗斯股票基金流出了7亿美元。
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的中国经济减速、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出现债务违约风险,因此投资者提高了对中国经济的警惕性。理财产品是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以高利率筹措的资金被用于地方政府的资源开发等项目。受经济减速影响,上述业务陷入经营困难,理财产品的债务违约担忧出现升温。
美国经济学家Ed Yardeni表示“如果中国政府在理财产品的债务违约问题上应对不利,则很可能引发中国版的雷曼危机”。
(伴百江 纽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