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V崛起让锂价一枝独秀
2022/11/15
纯电动汽车(EV)电池的主要原料价格出现两极分化。锂(Li)的价格在10月下旬创下历史新高,而镍(Ni)和钴(Co)的价格却上涨缓慢。背景是中国企业的EV生产迅速扩大。锂是几乎所有EV电池都需要的,而很多中国EV配备的低价电池不使用镍和钴。如果中国EV在全球市场也扩大销售,锂价一枝独秀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强。
每吨碳酸锂50多万元
英国调查公司阿格斯媒体的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截至10月21日为53.5万元/吨,创下数据可追溯的2016年2月以来的历史新高。锂价从2022年6月开始逐渐上涨,比3月底上涨7%。而镍和钴的收盘价分别比3月底下跌32%和35%。与2021年底相比,锂价上涨95%,而镍仅上涨6%,钴价下跌24%。
![]() |
背景是中国的EV生产迅速扩大。
由于上海解除封控的6月以后购买EV时的免税措施延长等政策效果等,EV销售猛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9月中国EV销量为70.8万辆,同比增长93.9%。产量也猛增至75.5万辆,达到上年同月约2.1倍。
在中国备受关注的是3~5万元的低价EV。这些EV上配备的电池大多是不用镍和钴的“磷酸铁锂电池(LFP)”。即使同为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与使用高价镍和钴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相比,续航距离短但价格低。
![]() |
比亚迪也致力于磷酸铁锂电池 |
作为“50万日元EV”备受关注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宏光MINI EV”也配备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中国的份额迅速扩大,目前销量占到约6成。还出现了改善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动向。中国的国轩高科正在推进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目前的2倍)的计划。如果实现,将超过能量密度在250Wh/kg左右的三元锂离子电池。
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EV需求预计增加的背景下,锂或将持续处于供不应求局面。澳大利亚等的矿山在过去的价格低迷期相继关闭,未能及时对需求增加进行响应。预计矿山增产步入轨道要到2023年以后。智利等南美的盐湖也出产锂,但担心破坏环境的居民强烈反对,阪和兴业的理事伴野纯一表示,“大幅增产并不容易”。
在世界脱碳潮流下,从中长期来看锂极有可能供求紧张。比利时鲁汶大学预测的2030年非铁资源供求动向调查结果显示,锂明显短缺。
要想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控制气温较工业革命前上升幅度的目标,即使锂的产量到2030年增至3倍,也无法满足需求(300万吨)的一半。即使随着供应技术革新等而增加近6倍,仍短缺50万吨。由于供应短缺的担忧强烈,“即使供应多少增加一些,价格应该仍会趋于上涨”(伴野纯一)。
EV领域之外的镍和钴需求不明朗
如果EV需求增加,镍等的需求也会增加。据住友金属矿山预测,EV电池使用的“1级”高纯度镍的需求到2023年将达50万吨,比2022年增加22%。很多观点认为,钴需求也将持续扩大。
在世界最大的EV市场中国倾向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背景下,只有三元锂离子电池使用的镍和钴被认为增长较为缓慢。鲁汶大学预测的2050年需求显示,锂需求将达到2020年的22倍,而钴仅为2020年的5倍,镍仅为2020年的2.7倍。
![]() |
目前的需求也不如锂旺盛。由于通货膨胀和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都可能放缓,在此背景下,不锈钢领域的镍需求、飞机部件用特殊钢的钴需求等其他用途的需求趋势变得不明朗。
关于镍价,住友金属矿山的执行董事丹羽祐辅指出,“作为国际指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货目前一直徘徊在2万2000美元/吨附近”。据他表示坚挺的EV需求将与其他用途的疲软相抵消。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川路洋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