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大葱在日本涨价到2020年的4倍

2021/03/26


  日本餐饮产业使用的中国产蔬菜正在涨价。东京市场3月的大葱批发价涨至往年(过去5年的平均价格)2.4倍,胡萝卜上涨4成,洋葱上涨2成。由于2020年底袭击中国的寒潮影响,蔬菜供货量锐减,新冠疫情也导致物流出现停滞。如果日本的餐饮需求随着紧急事态宣言解除而复苏,蔬菜的短缺感或许会加强。

    

  日本国内流通的蔬菜中约2成来自进口,其中约一半为中国产。从大葱、洋葱和胡萝卜来看,中国产超过9成。中国产蔬菜比日本国产蔬菜更便宜,商用需求稳定。

      

      

  日本果蔬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进口大葱的价格为每公斤375日元(约合人民币22.48元)。价格达到往年的2.4倍,与日本国产大葱丰收的2020年相比达到约4倍。创出保有记录的2004年以后的最高价。

      

  中国的山东省等地在夏季生产大葱。2020年夏季,天气异常导致大葱生长不佳,收获量减少。东京都内的蔬果商社表示,2020年底至2021年初“寒潮导致大葱或受损或无法收获”。在春节前,中国国内的大葱需求增加,2021年1月日本的进口量同比减少一半。

      

东京都内的蔬果批发市场

    

  福建省是大葱的冬季产地,在种植时期遭遇寒潮。东京都内的蔬果商社表示,“种植面积缩小”。自3月起,福建省产大葱开始上市,但整体数量仍很少。还有观点指出,由于疫情“可以带根和泥供货的大葱优先向中国国内供应”。

           

  在日本市场上,商用大葱的需求正转向日本国产。东京大田的蔬果批发商表示,“商用批发商等2月的采购量增至上年同月的3倍”。再加上日本的大葱主产地千叶县和茨城县的供货迟缓,东京市场3月下旬的大葱价格达到47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8.18元),比往年上涨4成。

          


          

  东京大田的蔬果批发商表示,“中国产大葱涨价将导致日本国产大葱进一步涨价,中国产的价格一度超过日本国产”。有进口商社表示,中国产大葱在夏季之前或许会持续高价。

      

  现在,大多在福建省生产的胡萝卜也因寒潮的影响而对日本供给较少。中国产胡萝卜的批发价涨至125日元(约合人民币7.51元),达到往年的1.4倍。从内陆运到沿海地区进行剥皮加工的洋葱受到人手不足影响,在中国国内的物流停滞。东京市场上的中国产洋葱批发价达到123日元(约合人民币7.37元),比往年上涨2成。

   

  日本2020年的中国蔬菜进口量在过去10年里最低。有观点指出,在此期间中国“放弃质量标准严苛的日本,转为向更容易的国内和其他国家销售”。今后,如果商用蔬菜需求复苏,东京市场上的价格有可能进一步走高。日本餐饮店的采购成本或将增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