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短缺动摇日美企业业绩

2021/03/30


  海运集装箱不足导致的供给受限已开始成为企业业绩的负担。导致富士通将军(FUJITSU GENERAL)2020年10~12月的营收减少60亿日元。柯尼卡美能达预定同一期间列入约15亿日元的操作也被延后。运费上升还有可能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大型空调厂商富士通将军2020年10~12月因面向欧洲等的空调供货停滞,营收减少近60亿日元。目前,对欧洲供货出现改善的迹象,但对北美仍然紧张。

    

     

  柯尼卡美能达受到集装箱船聚集导致的港口拥堵影响,办公设备等的供货迟缓。此前预定2020年10~12月实施列入的约15亿日元利润也被推迟。采取了分散出港地和卸货港等措施。

   

  集装箱量和港口的装卸能力跟不上疫情后的需求复苏。自2020年下半年起,物流停滞在世界各地开始对供货和工厂运行造成影响。物流明显停滞的是美国。美国ISM制造业指数在“供应商延迟交货(Supplier Deliveries)”项目上的指数截至2021年2月连续7个月上升。

    

堆放在港口的集装箱(REUTERS)

          

  美国好事多仓储(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的首席财务官(CFO)理查德·加兰蒂在2020年12月~2021年2月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家具、体育用品、食用油和奶酪等食品的抵达推迟”。

   

  美国耐克也表示,“受全球集装箱不足和港口拥堵影响,库存流动推迟了3周以上”。同一期间耐克在北美的营业收入减少10%。

            


              

  今后运费上升有可能导致广泛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上海航运交易所的统计显示,3月中旬上海发往美国西海岸的运输价格为1个40英尺集装箱3999美元,涨至2020年同期的2.5倍。摩根士丹利MUFG证券的分析师尾坂拓也认为,“2020年的年度签约运费和目前的现货运费存在3~4倍的差距”。

   

  日本过滤器企业Yamashin-Filter在2月把2020财年(截至2021年3月)的合并营业利润预期下调至4000万日元(此前预期为13亿日元)。受集装箱不足的影响,运输成本上涨,同时为了如期交货采用了空运。雅马哈表示,“2020财年没有明显影响,但认为来年物流成本将上升”。

    

  日本的零售业也有声音表示警惕,大型连锁服装销售商岛村(Shimamura)表示,“海上运费的上升有可能推高成本”。三井化学表示,“即使确保了船的运输空间,有时也难以安排空集装箱”。

          

  海运企业采取了装运空集装箱返回日本等应对措施,但物流仍未恢复正常。日本冈三证券的分析师山崎慎一分析称,“如果集装箱不足和船舶滞留不能化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较高的运费水平至少持续至6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