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相继增产电动汽车用功率半导体

2020/12/21


  日本企业将相继增产纯电动汽车(EV)的核心零部件——功率半导体。东芝将在2023年度之前投入约800亿日元,在石川县工厂等把产能增加3成。富士电机也将在2023年度之前在国内外投资1200亿日元。由于去碳化趋势,转向纯电动汽车的趋势在全球加强,在此背景下日本企业希望确立面向新型汽车的供应链。

    

  各家厂商将增产的功率半导体是将电力高效转换为动力的装置,有助于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性能,除了用于马达之外,还被用于空调和车灯。此前,功率半导体多用于发电站设备,但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洽购已开始增加。

   

   

  英国调查公司Omdia的数据显示,全球功率半导体的市场规模2019年为1.46万亿日元。德国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是世界最大制造商。从日本企业来看,三菱电机、东芝和富士电机这3大巨头占全球2成份额。除了纯电动汽车之外,随着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设备需求增加,今后有望保持年率6%的增长。

   

  东芝将在石川县工厂扩充设备,把晶圆的产能从目前的月产约15万张增加至20万张左右。除了日本国内之外,还将向中国等海外汽车厂商供货。东芝产品的优势是,能以“低耐压产品(支持300伏以下电压)”高效使用电力,被用于车载等领域。

   

  东芝除了面向送配电设备的电力转换装置之外,还将开拓来自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把以功率半导体为中心的业务的营业收入增加3成,从目前的约1500亿日元提高至2000亿日元。

     

  富士电机将在山梨县工厂使制造晶圆的工序的产能在2020年度内比2019年增加3成。对于马来西亚等海外工厂,也将讨论增强产能,把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半成品加工为完成品。

   

  富士电机在开发车载产品方面领先。以日本国内汽车厂商为中心,其产品被不断使用。在富士电机的功率半导体业务中,面向汽车的营业收入2019年度为35%,到2023年度将提高至5成。  

        

  三菱电机在作为功率半导体之一的“IGBT模块”领域排在全球份额第2位。将利用从夏普手中取得的广岛县工厂,提高半导体制造的前工序的产能。投入200亿日元,到2021年11月使新工厂投入运行,2022年度内把产能增至2019年度的2倍。   

      


        

  全球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的趋势正在加强。有分析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2020年有望达到170万辆,到2025年将增至5倍的850万辆。东京和欧洲等地出现了禁止销售汽油车新车的趋势。有观点认为,今后转向纯电动汽车的趋势会进一步加速。

   

  着眼于功率半导体市场的扩大,海外企业的投资也很积极。全球份额居首的德国英飞凌科技投资16亿欧元,在奥地利建设了新工厂。5月宣布建成,预计2021年底投入运行。排在功率半导体份额第2位的美国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也从代工企业格罗方德半导体(GlobalFoundries Inc.)手中取得纽约州的工厂,2020年度已启动生产。围绕纽约州工厂,安森美半导体将在2022年底之前投入4.3亿美元。

    

功率半导体

    

  虽然市场份额前两名均为海外企业,但功率半导体仍被视为日本企业具有存在感的领域。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目前的业绩并不强劲。在此背景下,日本企业展开积极投资,是希望跻身于逐渐成型的纯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

    

  日本政府也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方针。计划针对功率半导体等有助于节能的产品推出优惠税制。从整车企业的去碳化动向来看,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起步较晚,但日本零部件厂商为了避免错过去碳化趋势,将加速投资。

      

  ▼功率半导体:用于电力控制和转换的半导体器件的总称。和CPU、存储器相比,功率半导体处理更大的电力,因此被称为电子产品的“肌肉”。功率半导体属于电源供给装置和马达的零部件,被用于空调和汽车等广泛领域。功率半导体会产生高温,因此覆盖器件的外壳需要较强的散热技术。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加藤敦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