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熊本工厂投产,日本半导体走上复兴路
2024/02/26
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TSMC)2月24日启动了作为该公司首个在日生产基地的熊本工厂的运行。预计将于2024年底前开始出货。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开业仪式上致辞称,将使日本和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更加强韧。
![]() |
张忠谋在开业仪式上致辞(24日,熊本县菊阳町) |
日本政府制定了在国内巩固半导体制造基础的战略,因此台积电的引进成为重头戏。台积电的进驻成为催化剂,日本不断新建和扩建半导体工厂,预计半导体投资额到2029年将达到9万亿日元规模。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复兴将从熊本开始。
张忠谋在开业仪式上表示相信这是半导体制造在日本复兴的开始,向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发出了声援。
熊本的第一工厂将生产在汽车和数字设备上发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的大脑作用的逻辑半导体。除了日本国内汽车厂商之外,还将向索尼集团的图像传感器等供货。
为了稳定确保逻辑半导体的来源,索尼集团、电装和丰田汽车分别将向熊本工厂的运营公司出资6%、5.5%和2%。
![]() |
台积电还计划建设在日第二工厂,力争2027年末出货。第二工厂的投资额预计为139亿美元。两座工厂的总投资额将达到225亿美元。
日本经济产业省向第一工厂提供最高4760亿日元的补贴。第二工厂最高补贴7320亿日元。逻辑半导体在经济安全保障角度的重要性提高,日本将在稳定确保方面取得进展。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开业仪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尖端逻辑半导体的生产对于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和用户产业来说都是很大一步”。
半导体的电路线宽越细,性能越高,台积电在微细化竞争中走在世界前列。
熊本工厂将从台积电的台湾工厂引进生产技术。这里将成为涉足从控制工业产品的成熟半导体到面向生成式AI(人工智能)等的尖端半导体的主要基地之一。
第一工厂将生产线路宽度为12~16纳米、22~28纳米的成熟半导体,第二工厂将量产6纳米尖端产品等。
在日本国内,半导体企业在逻辑半导体微型化竞争中落败,无法生产出比40纳米更微细的逻辑半导体。逻辑半导体是控制汽车和工业机械的核心零部件,而日本在这一领域依赖从海外进口。
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曾经具有世界第一的实力,在1988年占到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5成。如今全球市场份额已降至1成,落后于台湾、韩国和美国。一败涂地的是发挥大脑作用的逻辑半导体。
台积电的熊本工厂标志着日本政府描绘的半导体和数字产业战略第一阶段的开始。首先,以吸引台积电为契机,巩固半导体的制造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化使用尖端半导体的数字设备和服务,促进产业界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台积电在日本建设工厂,衰退的日本国内半导体投资正在复苏。力争实现最尖端半导体国产化的日本Rapidus公司也将从2027年起在北海道千岁市量产2纳米半导体。
受台积电的刺激,台湾的竞争企业也开始进驻日本。力晶积成电子制造(PSMC)也将在宫城县投资约8000亿日元,从2027年开始量产40纳米和55纳米半导体。该公司将量产台积电未在日本生产的通用产品,加强在日本国内的生产基础加强。
从2022年到2029年,日本国内半导体工厂的投资额累计将达到9万亿日元。英国调查公司Omdia的高级咨询总监南川明估算称,日本国内半导体的产能(按12英寸换算)到2028年将达到月产226万枚,比2023年增加约3成。
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半导体成为左右产业竞争力的战略物资,各国竞相推进相关振兴措施。
日本也转变了原本将重点放在通过自由竞争加强产业实力的政策。这是因为从经济安保的角度来看,半导体产业的复苏变得空前重要。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21~2023年确保了4万亿日元的预算。不仅是半导体,还将支援必要零部件与原材料的量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