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PS4是这样造出来的

2020/07/10


  游戏主机Play Station(PS)是索尼的核心业务。以游戏为首,Play Station把电影、音乐等各种内容与起居室连接起来。超过电视机和智能手机,成为索尼集团最畅销的电子产品。但是,很少有机会从制造角度对Play Station展开介绍。作为企业机密,索尼也一直未公开其生产过程。此次记者走进工厂内部,揭开其神秘面纱。

      

  便利店的停车场变得宽阔,道路两旁的户外广告牌非常醒目。深蓝色背景下的白色SONY字样出现在郊区的街旁,看起来就像在空中飘着一样。在新冠疫情开始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的3月,笔者来到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访问了木更津工厂。

   

索尼木更津工厂(淡嶋健人/摄影)

  

  这处工厂由索尼集团负责生产的索尼全球制造与运营公司(Sony Global Manufacturing & Operations,SGMO)运营。与率领游戏部门的索尼互动娱乐公司(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IE)齐心协力,打造PS4的生产技术。

   

  32台机器人

   

  现场响着电机的声音。在31.4米长的生产线上密密麻麻排列着32台机器人,工人并不多。有2人负责将裸露着电路的主板放入生产线。另外有2人负责对已完成的PS4进行包装。其中1人还负责补充生产线旁边的零件。

   

工人将裸露着电路的主板放入生产线(淡嶋健人/摄影)

    

  2018年建成的自动化生产线将所有组装工作都交给了机器人。闪现着红色“三菱标志”的三菱电机生产的多关节机器人整齐排列。机器人不停歇地工作,30秒就能装配1台PS4。

   

三菱电机生产的多关节机器人(淡嶋健人/摄影)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安装线状及带状的“柔软”零件。一共32台机器人,投入其中26台负责这项工作。机器人不喜欢弯曲或飘动的柔软物体。而木更津的机器人却可以熟练地处理弯弯曲曲、飘忽不定的柔软零件。还可以熟练进行弯折电缆的工作。

   

机器人不停歇地工作,30秒就能装配1台PS4(淡嶋健人/摄影)

   

  比如,带状的布线材料“柔性扁平电缆”(FFC)。机械臂照射灯光,寻找端部的蓝色加强材料。这是决定加强材料抓取位置和角度的标记。在其他工序中,一边的机械臂拿起细细的电缆,另一边的机械臂猛地挤压一下。然后调整端子的方向,插入连接器。插得既不紧也不松。对人类来说很简单,但对机器人来说却很难。

   

一边的机械臂拿起细细的电缆,另一边的机械臂猛地挤压一下(淡嶋健人/摄影)

    

  追求生产效率

   

  “估计没有其他地方能把机器人用得这么好”,索尼的技术人员非常自信地说。直到最后的包装,所有工序都已实现自动化。索尼优先考虑投资回报率,合理进行人与机器人的搭配。SGMO的总规划师日下部博之自信地说:“造出了能挣钱的生产线”。

   

索尼Play Station的生产线(淡嶋健人/摄影)

    

  追求生产效率也是Play Station制造的DNA。曾设计出第一代Play Station的索尼著名设计师后藤祯祐专注于设计可大量生产的游戏机。据说他曾亲自来到木更津工厂的现场,一边跟技术人员讨论,一边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木更津工厂打造的生产技术将移植到电子产品代工服务(EMS)的合作工厂。游戏机到机型末期,会出现销量下滑,陷入价格竞争。索尼通过不断改善,创造出了可以盈利的生产线,以此来确保收益性。 

     

索尼PS4的零部件(淡嶋健人/摄影)

   

  PS4在2013年11月上市。6年半的销量超过1亿台,网络服务的收费会员已达到4150万人。销售额达到10万亿日元,利润1万亿日元,为2012年上任的前社长平井一夫的结构改革提供了支撑。对以电影及音乐等内容为支柱的新索尼而言,游戏主机Play Station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心业务。

  

  当年作为“非主流”的Play Station曾遭到索尼经营高管的排斥,凭借经营奇才久多良木健(原索尼副社长)的力排众议,在索尼音乐娱乐的主导下才得以启动。25年后,Play Station已升级为索尼集团销量最大的主角,也成为了“索尼制造”的代表。

   

   

  不过,现在的成绩并不保证未来的成功。2000年上市的PS2获得成功后,2006年推出的PS3遭遇挫折,被微软Xbox抢走市场份额的情况仍记忆犹新。不过跟当时不同的是,推迟上市的PS5成功与否将左右索尼集团的下一个十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新田祐司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