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在印尼发动EV攻势,日本车守城迎战

2023/08/15


      8月10日,由印度尼西亚汽车制造商协会(GAIKINDO)主办的“印度尼西亚国际汽车展”在雅加达郊外开幕。中国和韩国的企业相继发布了纯电动汽车(EV)的新车型和本地化生产计划。其战略是借助印尼政府的纯电动汽车销售奖励制度,打入被日本车占据9成市场份额的堡垒。

      

上海汽车集团宣布,将在印尼投放旗下“MAXUS”品牌的纯电动汽车(8月10日,雅加达郊外)

   

      “我们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略高一筹”,2022年开始在印尼生产小型车“Air ev”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当地法人高管充满自信地表示。

 

      车展上共有29个品牌的乘用车参展。其中,中国品牌占最多的10个。长城汽车等5家是首次参展。会场里也有很多日本企业的展位,中国车在会场一字排开,接连推出纯电动汽车战略,热火朝天的氛围让人感觉不到身为新兴企业的青涩。

 

      上海汽车集团宣布,最早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印尼推出旗下品牌“MAXUS”的纯电动汽车。上汽高管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为了在印尼本地生产乘用车,计划到2023年底前开设工厂。

 

      长城汽车也表明了包括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ORA)”在内的3款车型本地化生产和销售的方针。

 

      韩国企业也不甘示弱。已在印尼生产和销售纯电动汽车“艾尼氪(IONIQ)5”的现代汽车宣布,将在近期向市场投放在本地生产的新款纯电动汽车“艾尼氪6”。

   

    

      印尼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印尼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849辆。其中Air ev占28%,艾尼氪5占61%,占据大半市场,中国企业也在相继加入。

   


  

      Air ev起价约为2.4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1万元),低于日本企业重点推广的燃油微型面包车。印尼政府从4月开始对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本地采购率在40%以上的车型实施增值税减税措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2022年发售了“Air ev”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市场,2022年新车销量为104万辆。虽然市场规模本身比中国和美国小,但日本车占据了压倒性的市场份额,是支撑收益的重要地区。

 

      然而,仅占汽车销量1%左右的纯电动汽车正在给整个市场带来地壳变动。上汽通用五菱和现代汽车从2019年前后开始扩大了市场份额,而日本企业在此期间逐渐失去份额,从96%(2019年)降至93%(2022年)。

 

      各家企业均积极以纯电动汽车为风口,打破“日本车占9成”的局面。印尼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对进口整车减税的方案。在8月10日的车展上,有观点预测政府将进一步发布纯电动汽车普及政策。

 

      奇瑞汽车计划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当地组装的散件组装(Knock Down)方式,实现纯电动汽车“OMODA5”的本地化生产。合众新能源汽车旗下的新兴纯电动汽车公司“Neta”的本地法人也在参展前的7日宣布,2024年将以散件组装方式启动本地化生产。

 

      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背景是对国内消费疲软的危机感。中国在1~6月的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但对俄罗斯和欧洲的出口增长是主要原因,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受此影响,预计日本企业的存在感进一步下降不可避免。

 

      日本企业也并未作壁上观,认为纯电动汽车在东南亚真正普及需要时间,更多的是优先致力于混合动力车(HV)。

 

      丰田当天公布了在印尼销售的新款混动版埃尔法(Alphard),强调了不仅只做纯电动汽车,还能根据各国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脱碳化。关于纯电动汽车的本地化生产,丰田当地法人的社长上田裕之仅表示“关注市场动向”。

 

      三菱汽车发布了面向主力市场东南亚的新战略车“Xforce”。首先将从11月开始销售汽油车,并考虑生产混动版。此外,三菱汽车还首次在海外展出了在日本销售的纯电动微型乘用车“eK Cross EV”。三菱汽车社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加藤隆雄表示,“我们将根据当地需求考虑生产纯电动汽车和混动车”。

 

      本田推出新款SUV“CR-V”,并在印尼展出了首款混动车。

 

      围绕东南亚的汽车市场主导权,竞争或将更加激烈。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山中博文 雅加达、地曳航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