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想在全固态电池检测市场抢先布局
2022/09/19
针对各电子和汽车厂商竞相开发的有潜力的新一代全固态电池,检测品质和性能的业务相继出现。日本制铁将在2022年度内,在接受企业委托制造试制品的基础上,启动检测性能的业务。OKI将于9月中旬启动查找电池劣化原因的服务。在全固态电池有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EV)的背景下,不管是针对新车还是二手车,电池的检测都将与开发一样成为两个支柱,重要性将提升。在与不断追赶上来的海外企业的竞争中,日本企业将抢占先手。
日本制铁旗下子公司日铁科技(NIPPON STEEL TECHNOLOGY)2023年3月之前将在兵库县尼崎市的研发基地引进试验设备,启动电池性能检测服务。在实际试制由其他企业设计的全固态电池的基础上,提供检测性能的进阶服务。开展全固态电池的试制业务在世界范围内显得罕见。
![]() |
OKI Engineering的服务将利用电子显微镜,调查电池的截面 |
此外,OKI的子公司OKI Engineering将于9月中旬启动检测全固态电池可靠性的服务。在采用全固态电池的电子设备厂商进行试制时,OKI Engineering能检测基板上搭载的电池是否因弯曲而出现裂痕等。该公司一直开展锂电池和电容器等零部件的性能检测服务。目标是推动新服务等相关业务到2025年实现5亿日元营业收入。
全固态电池仍处于开发阶段,目前没有全球统一的试验标准。新推出的服务除了参考日本工业规格(JIS)之外,将在考虑高温和高湿度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试验。今后将与电池企业协商讨论追加项目。首先面向电子设备等推出服务,还将探讨扩大至车载电池。
检测仪器商社TOYO Corporation已开始销售测定全固态电池内物质性能的系统。特点是采用已取得专利的自主开发的专用控制软件,自动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在原材料和电子相关企业,检测业务正在普及。
![]() |
全固态电池把电解液更换为固态电解质,起火风险低,与采用电解液的锂电池相比安全性更高。根据电解质的种类,划分为氧化物类和硫化物类。
小容量的氧化物类全固态电池已面向移动设备和工业机械启动量产。可实现大容量的硫化物类全固态电池面向纯电动汽车的实用化受到期待。
在日本国内,丰田计划2020年代前半期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混合动力车(HV)。除了本田和日产之外,大众等也把全固态电池视为新一代电池的首选,各家厂商为推进实用化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汽车厂商以外,TDK已开始销售面向消费类电子设备的电池。麦克赛尔(Maxell)2023年度将面向工业机械等启动量产。
富士经济预测称,全固态电池的世界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约2.1万亿日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000倍以上。容量大、单价高的车载全固态电池起到拉动作用。
吸取锂电池丧失优势的教训
现行的锂电池采用电解液,在符合一定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实施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等认为需要的个别试验。之后还需要接受检测服务,例如为了推进量产进行第三方检测或探究产品化后的故障原因等。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混动车和纯电动汽车等,中韩企业的市场份额很高,占据优势。中韩的检测服务在电池和汽车厂商周边进行的情况很多。这已成为日本在整个电池产业被追上的原因之一。
如果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普及,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车,电池的耐久性、品质、安全性都将影响汽车的价值。在发生故障时,查明原因并积累数据将有助于开发高性能产品。如果构建能迅速推进电池检测的体制,还有助于提高开发和量产速度。
从全世界的全固态电池专利数来看,丰田等日本企业在前10中占6家,在开发方面领先。三星电子和LG化学等韩国企业紧随其后,中国企业也在加快研发。车载全固态电池仍处于开发阶段。吸取锂电池被中韩追上的教训,在具有技术优势的期间,与研发配套加强检测服务,将成为日本企业在电池领域卷土重来的一招。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汤浅太周、汤泽周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