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企调整中国战略
2015/05/12
![]() |
4月的上海车展 |
在市场环境恶化的环境下,大众开始在小型车和低价车上加大力度,而此前这是中国车企和日系车的领域。
即使盈利性不是很高,大众也会优先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影响力。因为这可以在之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在被认为供给过剩的中国市场,大众仍在提高生产能力,在中国的年成产能力计划提高到500万辆,比现在提高近90%。大众希望通过品牌号召力加生产能力,在今后的竞争中用规模效应击败对手,在中国市场占有优势。
![]() |
在部分企业,降价竞争不断激化。对于在销售力和品牌号召力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国车企来说,“10万~20万日元的降价将变得理所当然”(日系车企业)。本田旗下中国合资公司高层、广汽本田总经理水野泰秀表示,“在目前的中国,想要在不降价的情况下卖车,处在相当困难的局面下”。
担心被全面卷入降价竞争的日本企业为了周到细致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加快推进本土化开发。丰田将推出在中国国内开发的混合动力车(HV)“LEVIN”和“卡罗拉”。力争扩大销售此前普及缓慢的混合动力。
此外,日产汽车将推出“蓝鸟”新型车,在该公司历史上首次瞄准中国20~30多岁年轻人。从开发的初期阶段开始,就采纳了中国设计人员的想法。此外,本田针对受年轻人支持的SUV,正在开发中国专用设计车型。此外,计划把在地方将小规模专卖店和维修基地增加至100处左右,扩大与消费者的接触点。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村裕 广州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