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大葱、胡萝卜在日本流通量大增

2023/10/31


  在日本国内市场,进口蔬菜的流通量正在增加。从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的到货量来看,进口大葱超过去年同期的两倍,胡萝卜增加43%。2023年夏季的高温天气导致日本国产蔬菜的生长恶化、价格上涨,让进口蔬菜的流通量明显增长。以商用蔬菜为中心,需求集中在价格便宜的进口产品上。

    

  9月东京市场的进口大葱的到货量为164吨,达到去年同期的2.2倍。进口胡萝卜增加43%,达到280吨,到货量为最近5年最多。

   

   

  日本进口的大葱全部来自中国,胡萝卜9成以上也是中国产。10月,这些进口蔬菜的到货量将继续保持超过去年同期的势头。

       

  背景原因是夏季的高温天气等导致日本国产蔬菜的价格上涨,明显涨价的正是大葱。东京青果物情报中心的数据显示,3个主要产地(北海道、青森县、秋田县)生产的大葱的平均批发价(9月的东京市场)为每公斤541日元(约合人民币26.47元),比去年同期高出37%。

   

  日本的大葱产地因高温天气出现了细小、生长迟缓等长势不佳的情况,3个产地的市场到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9%。

    

中国产蔬菜大多被日本的餐饮店和加工厂等使用

    

  胡萝卜也一样,夏季到秋季日本主要流通的北海道产胡萝卜为每公斤234日元(约合人民币11.45元),价格同比上涨10%。东京都大田市场的蔬果批发商指出:“高温和少雨导致品质下降,到货量减少”。北海道产胡萝卜的到货量同比减少15%。 

    

  在进口蔬菜方面,尽管日元贬值,有些蔬菜的批发价依然下跌。东京市场上进口胡萝卜的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103日元(约合人民币5.04元)。进口大葱的批发价为197日元(约合人民币9.63元),分别比上年下跌9%~32%。

     

  从中国进口的蔬菜的价格低于上年同期。经销商的负责人认为:“产地山东省和内蒙古有丰收倾向,产生了影响”。

   


  

  和日本产蔬菜相比,中国产蔬菜的实惠感加强 。中国产胡萝卜比北海道产便宜56%,中国产大葱比日本3个道县产的便宜64%。在2022年9月,中国产大葱比日本产便宜27%,中国产胡萝卜比日本产便宜47%。

       

  以日本的餐饮店为中心,储备进口蔬菜的动向扩大。东京都内的进口商负责人说:“之前没有交易过的餐饮店、主要经营日本产蔬菜的批发商的进口蔬菜订单也越来越多”。

   

  由于食材及人工费用上涨,日本的餐饮店正考虑转嫁成本。为了稍微控制涨价幅度,正转向采用低价的进口蔬菜。东京都内的蔬果店的店主说:“部分荞麦面馆及拉面馆纷纷把葱换成了中国产”。

      

  虽然进口蔬菜比较便宜,但由于产地的情况,有采购意外变得困难的风险。日本餐饮店在多大程度上变为采用进口蔬菜受到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杵渕純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