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网总裁杨伟东:不重视著作权就谈不上文化发展
2015/04/01
中国新领导对文化著作权越来越重视
记者:中国近几年加强了著作权管理与保护,购买正版版权势必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巨大的压力,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 |
土豆网总裁杨伟东 |
我们跟很多日本公司谈合作,他们比较担心。你要看到我们往哪个方向,我们不是越来越不好,我们会努力地解决版权问题。
记者:对中国的一些不正规网站,你们怎样对付它们?
杨伟东:我们向政府举报他们的盗版行为,政府会很快采取措施。去年有两家比较有名的网站因此被关掉了。中国整体版权方面的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新的领导对文化著作权越来越重视。我们希望中国本身的文化和创意能够发展。如果不重视著作权,我们谈不上文化的发展。
关于土豆网和阿里巴巴、小米的合作
记者:去年你们和阿里巴巴、小米合作。跟他们合作的目的是什么,以后怎样发展?
杨伟东:整个集团来讲,原则是开放合作。因为互联网不可能一家全部都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DNA,最擅长做什么样的事情各不相同。土豆网一直做视频还有文化内容。电商的话,可以跟阿里巴巴合作。小米是卖硬件的,他们需要一些内容,我们可以建双赢的关系。
记者:你们跟阿里巴巴合作后,推出了“玩货”(编者注:一种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嵌入相关商品购物链接的广告投放技术)。
杨伟东:玩货是一边看一边买,现在玩货的成长是不错的,这样新的模式双方需要探索的过程。因为我们电商方面没有阿里巴巴熟,阿里巴巴对内容没有我们熟。所以过去的两三个月,玩货的团队双方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用户,了解对方的用户的行为,了解两个平台的一些优势。玩货还需要过程,我们从月次报告明显看到它的增长,每个月的流量和购买的增长是100%的成长。
记者:跟小米的合作会推出具体的东西吗?
杨伟东:小米的合作目前来讲最主要的东西是他们参与我们一些文化内容的制作。比方说我们的有些节目小米会投资,它需要的是内容。能够服务小米的粉丝。小米有很多的粉丝,他们很喜欢小米的品牌,提供他们喜欢的内容,这个内容包括视频等线上的内容。
日本人来中国的土豆网看日本动漫
记者:去年你们开始线上播放日本动画《樱桃小丸子》,而且进行同日更新。
杨伟东:对,包括《火影鸣人(naruto)》。
记者:你对亚洲的文化内容怎样评价?
杨伟东:在土豆网上最火的日本的动漫是《寄生兽》,它是播放量超过1亿的第2个作品,第一部作品是《火影》。中国已经有了很多《寄生兽》的粉丝了。《寄生兽》的作家也给我们发了感谢信。
记者:日本的动漫或者电影公司也要给中国的粉丝看他们的作品,视频网站买他们的正版的话,对日本公司也有好处。
杨伟东:对。过去有版权的问题,但是现在要改变。像土豆网花钱买正版,比方说日本的《银魂》。虽然越来越贵,但是我们还是要去买。目前日本的动漫还没有好好利用土豆网,你既然播了《寄生兽》,播超过1亿了,这样可以卖衍生品。中国也有一些代理商,但是他们没有平台。日本的动漫的问题是只有播放,没有卖衍生品。
记者:土豆网和优酷的区别在哪里?
杨伟东:优酷是绝对的第一,大概60%的市场份额。优酷的粉丝是非常多元,年龄从十几岁到50多岁。土豆网是更面向年轻人,他的年龄段大概从15岁到35岁。现在我们的65%的粉丝是24岁以下。所以他是非常年轻的,整个优酷土豆的用户是从5亿到6亿。优酷的用户是土豆网的两倍,土豆网大概有2个亿用户,优酷有大概4个亿用户。土豆网的播放量大概2个多亿吧。
土豆网的用户非常年轻,所以日本的动漫在土豆网上的播放量远远超过优酷。我们播的是日剧《深夜食堂》,还有偶像剧、音乐,都是土豆网上播得很好,因为土豆网的用户很年轻。土豆网的用户喜欢锐、酷和有型的东西。
记者:你对日本的视频网站有研究吗?比方说niconico。粉丝可以在视频上写评论。
杨伟东:然后文字跳过去吧!土豆网现在也有。土豆网每天三十万个文字。用户从去年秋天开始了弹幕的。我们学习niconico。
记者:土豆网以后有国际化的目标吗?
杨伟东:目前没有。因为第一步是中国的内地市场,第二步是华人市场,比方说香港、台湾。目前韩国的很多用户也访问土豆网。包括日本也有很多用户,因为他们想看动漫!日本人来中国的土豆网看日本的漫画。
先在内部市场做好,我们做的还不够。土豆网的去年的增长是300%。下一步做的是华人的,就是亚洲市场。所以在海外市场还没有考虑。
记者:在土豆网可以看很多日本的漫画,那比方说法国有很多日本漫画的粉丝,这个对你们带来了机会?
杨伟东:现在法国和美国的粉丝找我们。但是中国的孩子还是喜欢日本的漫画,日本的动画还没有利用好中国的市场。我们有cosplay活动、声优互动、然后衍生品的售卖等这种平台,为什么你们不去合作呢?我们不愿意把土豆网只做成播放平台,我们希望和日本的动漫行业做更多的合作。不只是一个动漫的版权,因为买版权太容易了,我付钱,你给我版权,太简单了。希望能够办到日本的动漫产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商业化。我们也在考虑对日本的动漫公司投资,现在在接触。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记者 安西明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