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02) “拜访日本人家的礼节”有哪些?

2016/03/07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到朋友家里拜访,本来是一位非常高兴的事,而且很简单。但是,不管关系多么亲密,都要遵守礼节。到别人家拜访,都有最低限度的规则。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

     如果是中国人之间,或许没有问题。各位读者在小时候,也学习过“拜访别人家的规则”吧。

     在拜访别人家时,如果对方是外国人,就有有些麻烦了。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特有的规则。但是,拜访外国人的家,是非常有意思的事。要理解一个国家,这是难得的机会。同时,“拜访别人家的规则”体现了各国的国民性,非常有趣。

     在生活还不习惯的海外,而且是去在当地结交的朋友的家里时,诸如“适当的行为”、“不会丢脸的礼节”都有哪些等问题,从平时的生活中有时难以推断出来。

     下面简单看看各国去别人家拜访之际的规则,

     比较有名的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在参加朋友家的Home Party(家庭派对・轰趴),要携带自己喝的酒。我还记得,在日本参加一次家庭聚会时,有个欧洲人携带了2打啤酒,我感到吃惊。如果是海量,1瓶威士忌或许不够喝。

     据称,如果获邀去法国人的家里,携带鲜花或香槟将很受欢迎。这符合法国人的风格—非常爱漂亮。同样是在欧洲,到了德国就稍稍有所不同。虽然是啤酒的国度,但似乎最好避免携带啤酒。在拜访之际,遵守时间也是德国的规则。

     在加拿大成年人的家庭聚会上,最后似乎应在厨房帮忙收拾东西,例如“洗盘子”。聚会的最后在厨房中结束。

     而在有午睡习惯的西班牙,晚上经常熬夜。家庭晚餐一般是从晚上9点开始。于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参加的门槛就很高,据说让会话中断是不礼貌的。从晚上9点到深夜,用外语滔滔不绝地聊天,会让外国人感觉很痛苦。

     的确,各国各不相同,那么日本是什么情况呢?拜访日本人家里时的规则到底都有哪些呢?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写给外国人的“拜访日本人家的礼节”有哪些呢?

        以中国为代表,各国共通的规则是,“携带简单礼品”。问题或许在于带什么礼品。我在中国获邀去朋友家的时候,对于拿什么东西去合适,总是感到头疼。

     当然,根据拜访对象是长辈、工作上的上司、还是亲密的朋友,礼品的价钱和种类也会不同。此外,在日本拜访别人家、与在中国拜访日本人家,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

        1.礼品金额在2、3千日元(人民币100元~150元)左右。
        2.当地的特产和当地的酒很受欢迎 
        3.不要在拜访对象附近的商店购买
        4.过了保鲜期自不必说,还要避免保鲜期临近的礼品
        5.最好避开不太知道烹调方法和食用方法的特殊山珍海味等
        6.蛋糕等个数很重要的东西要比对方家里的人数多出2、3个。

        不仅是拜访别人家,礼品的选择也的确令人头痛。对于拿什么当礼品好,确实很伤脑筋。

        但在最近,出现了类似中国人的“爆买名单”一样的东西,购买从日本带给中国朋友的礼品就变得比较简单了。

    下面是我的礼品名单。

        1.便携保温杯
        2.电动剃须刀
        3.眼药
        4.白色恋人巧克力饼干
        5.Royce巧克力
        6.混装的Mary 巧克力
        7.在中国超市也有销售的点心的日本版

     不过,1和2必须是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但是,买到这些东西非常困难,在中国游客爆买之后去买东西,Made in Japan就将一个也剩不下。在日本寻找Made in Japan却非常困难。

     或许是大气污染的影响,作为礼品,眼药水非常受欢迎。容器可爱的眼药就更加锦上添花了。

        日本的巧克力很好吃。按亚洲人的口味来说,可以说比正宗的欧洲产品更合口味。而且价格也比中国还便宜,同时种类丰富。百奇、小熊饼等还有中国版,但日本版更好吃。这是一个谜。

     另外,长期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喜欢什么样的礼品呢?


        1.如果是点心,那就什么都好(尤其是日式点心)
        2.护发产品(润发油类在中国意外地难以买到)
        3.常用的眼药。送给日本人时,与容器的可爱相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4.新出版的书籍和杂志

     基本是上面这些。我在北京生活时,在得到日式点心时,总是非常珍惜,甚至进行冷冻。

     回过头来,看看拜访日本人家之际需要注意的问题。虽然准备礼品自不必说,但如何送给对方呢?我本人在给中国人送礼品时,总是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交给对方。

     如果是在日本,在门口寒暄之后,将被带进房间。在房间里会再次相互问候,在结束的时候送出礼品,是一般情况。

     关于送出礼品时说的话,以前一般都说“一点不值钱的东西,不成敬意”。这样说带有谦虚的含义,但有人会想“如果是不值钱的东西,就别当礼品了”,如今,下面的说法经常使用。

        “只是一点心意”、“不知道合不合口味”、“您能喜欢是我的荣幸”、“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听说是口碑很好的点心”……

     对于拜访别人家,我一直感觉很麻烦,但大家是外国人。不需要考虑详细的规则。在拜访日本人家的时候,主要是携带礼品,之后是遵守时间,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严格遵守拜访别人家的时间,稍稍有点麻烦。

     在约在外面碰头的时候,提前一点到达是日本人的常识,但在拜访别人家时,不能提前到。据称最好比约定的时间晚5分钟。但不能迟到10分钟。

     此外,获邀在日本人家里吃晚餐时,虽然没有特别的规则,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将桌子上的东西一点不剩全都吃光,会让日本人感到高兴。如果按中国礼节“留一点”,会让日本人觉得“或许感觉不好吃”,如果有可能,希望大家全部吃光。

     此外在现代日本,在别人家一般不能吸烟。如果那家的主人是吸烟的人,基本上会有吸烟的场所,因此与那家的主人一起行动就没有问题了。

        但是,如果是日本人之间,在拜访别人家时,会有很多非常麻烦的礼节。
        在门口按门铃的次数、在门口脱掉大衣、在进门时应面向哪个方向、脱鞋进屋时身体的方向、鞋子如何摆放……

        在进入房间之后坐在哪个位置、在对方倒茶之后怎样喝、点心怎样吃……。令人感觉非常麻烦。

        外国人不需要考虑这些,只要注意携带礼品和遵守时间,剩下就可以尽情感受日本人家庭里的情形和日本人家庭的晚餐等等了。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