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60)【冲绳.那霸】在地小店的相逢,先来后到的陪伴
2015/07/22
![]() |
有趣的是,虽然记忆中这些东西都蛮好吃的,觉得同样的地方再吃一次也挺好,但这一回再访冲绳,居然不仅黑糖刨冰一碗都没吃,甜甜圈也是到了机场时才应景的买了两个,还很不积极的放到隔天变早餐。至于第一牧志公设市场确实又去逛了,但最终只是绕绕,没在那里吃饭。
到底为什么呢?大概就是在旅行时,身体里那个“凭缘分、靠直觉”的心理机制再次启动了。
对国际通上的晚餐地点都失去兴趣以后,那么该去哪里吃?离开国际通,我汗流浃背的回到饭店,冲个澡以后再出门,这一回决定往反方向走。
逛过几间面馆或食堂,想踏进去,不知为何又驻足。最后拐进一条小巷,看见这间名为“Pipachi Kitchen”(ピパーチキッチン)咖啡馆食堂,就觉得非它莫属了。店名源自于当地的胡椒香料别称,想当然尔卖的就是冲绳家乡料理。在可爱的咖啡馆空间里,食物用的全是当令乡土食材,但呈现的方式有别于传统,可谓是冲绳创作料理。自家制的手工豆腐吃完了还可免费续加,感觉就是一项充满着自信与自豪的作品。
后来才知道,这间店其实在小圈子中早已口耳相传。导游书上也曾介绍过。没想到偶然相逢的在地小店,获得了精致而美味的一餐,来头其实也不小。不靠导游书而走进导游书的店家,并且还觉得好吃,那真的就是缘分了。
结帐时,店长问我是从哪里来旅行的吗?我回答,我从东京来,但我是台湾人。店长喜形于色,说:“据我所知,您可能是本店第一位来自台湾的客人耶!偶尔会有韩国的旅客,台湾的倒是没见过。希望以后可以愈来愈多呀。”
“相信我,会的。”我笑了笑回答她,没有多作解释。
![]() |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长篇小说踏入文坛,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为游记《东京,半日慢行》、《日本,一日远方》、小说《恋爱成就》。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