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7)日本人重新掀起“相亲”结婚热!

2014/10/20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谈到日本人走向结婚的过程,大体上分为两种模式:恋爱结婚亦或是相亲结婚。

      所谓恋爱结婚,指的是处于适婚年龄的男女彼此相遇,相互产生好感,并最终走向结婚,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普遍的结婚方式。

      而相亲结婚指的是,希望结婚的男女通过中间人的介绍而坐到一起,两个人彼此满意,最终成为夫妻。在日本,过去几乎所有男女都是借助这种方式寻找结婚对象。
 
      但在日本,在随着时间推移、所有价值观都发生明显改变的第二次大战后,认为相亲结婚“土里土气”的潮流不断加强,年轻男女开始青睐恋爱结婚。而在最近,试图重新评价日本自古以来的相亲的呼声正在高涨。

      究其原因,是因为现代人都非常忙碌。男女彼此相遇的机会正在减少。换言之,恋爱的机会出现了锐减。

        同时,即使不结婚,也不会遭受白眼。人们往往过着随心所欲的独身生活,而当注意到问题的时候,早已经过了结婚适龄期,于是将陷入“没有结婚对象剩下”的状态,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于是,就会感到焦虑。
        结果,“我要找媒人阿姨!”

        长期以来,日本人结婚都不能缺少“媒人”这个重要人物的存在。在很多时候,媒人应该是中年女性,同时是在社交界呼风唤雨的人脉丰富的阿姨。她们的厉害之处或许在于,只要看到处于适龄期的男女,大脑中的计算机就能迅速启动。
 
        哎呀,这位姑娘既有教养,又很高雅。好像完全适合○○家的长子。
        嗯,这个小伙子是未来的医生。真是太好啦。让他和○○家的姑娘相亲应该很好。
        诸如此类。

        媒人阿姨手头都拥有很多被称为“钓书”(介绍自身情况的简历)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履历书。履历书当然会附有照片。照片除了在专业照相馆拍摄的之外,还要附上生活照。将照片和履历书给当事人观看之后,如果得到“那就见个面吧”等等回应,“相亲”就算成功。

      这种相亲活动会根据基本已确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场所必须是高级酒店的餐厅,亦或是高级餐厅,同时必须是单间。
      参与者包括参加相亲的男女两人。这是当天的主角。作为陪同人员,有时母亲等人也会参加。

      此外,第二主角就是媒人。当天的主持人无疑是媒人。

      对于两位主角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服装。因为第一印象决定着相亲的成败。一本权威书籍给出的建议是,“应该避开过于休闲或鲜艳的服装。女性要选择轮廓优美的连衣裙和质地柔软的套装等、给人以整洁印象的西服。如果是男性,最好选择深色套装或休闲西服”。

      其次非常重要的是,当天的对话。话题的选择必须细心加以注意。一般情况是从履历书上所写的“爱好”、“特长”等话题开始聊。
写成剧本就像下面这样。
        媒人:“○○的爱好是冬季运动吧”
        男性:“是的,我擅长滑雪”
        媒人:“(面对女性)○○小姐喜欢滑雪吗?”
        女性:“是的,偶尔去滑雪。但水平不高”
        媒人:“哎呀,那请○○教教你吧”
        女性:“是啊,请一定教教我。拜托啦”
      聊到这种程度,成功率是否能达到8成呢?


        据一本权威书籍介绍说,相亲时不能涉及的话题包括,“①支持的政党等政治方面话题、②自己信仰的宗教、③自己自吹自擂以及④有关对方过去的深入提问”。

        真让人为难。从个人角度来说,全都是“绝对想要了解的项目”。

      之后,媒人会找准适当时机,说“你们年轻人自己到院子里散散步吧。”

        终于到了当事人单独相处的时间。如果媒人没有说出这样的话,或许就可以断定媒人认为“这次相亲以失败而告终”。
 
      发展到这里,相亲剧本还没有结束。
        相亲结束之后,必须做出“回答”。首先是相亲当天,回到家里之后要立刻向媒人表示感谢,同时给出大体的感想。

      如果中意对方,并希望考虑结婚,一般会说“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和对方继续交往”。

      而如果不满意,就必须做出拒绝。这时,如果直截了当地表示“不喜欢”,是有违日本文化的。日本人平时就喜欢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此时会使用比平时更加模糊不清的说法,诸如“对方的家庭非常优越,我可能很难符合要求”、“我感觉对我来说,好像是已经过去的缘分”。这么一说,基本就能知道“这是不满意啊”。

      像这样介绍完日本的相亲活动之后,我再一次想,老规矩这么多,真是太麻烦啦!

        但如今在日本,已经进入男性的20%、女性的10%在一生中从不结婚的时代。男性的终身未婚率在最近30年里增加至约8倍,而女性则增加至约2倍。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呢?或者说无法结婚呢?或许是因为相亲现象正在减少,同时扮演媒人角色的中年女性正在消失。

        媒人行业已经成为生意,大规模的“结婚中介所”比比皆是。但是,很多年轻人不愿去敲开“结婚中介所”的大门。

        如今,在年轻人之中,作为传统的男女相遇方式,“相亲”活动呈现出复兴的迹象。我对此表示全面赞成。中国的“门当户对”或许仍然是卓越的智慧。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