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铁宝钢恩仇记(上)不能放过宝钢

2022/03/25


      2021年9月底,日本制铁与丰田持续半年的协商以破裂告终。“我们要起诉丰田”,日本制铁做出的结论让经济界大为震惊。

   

以恢复钢铁主导权为目标的桥本加快改革步伐

  
      丰田掌门人措不及防,在日本制铁即将决定起诉前打电话恳求:“能不能重新考虑一下”,但未能消除双方的隔阂。没过多久,日本制铁就做出了起诉丰田的决定。

  

日本制铁与丰田等企业陷入电磁钢板诉讼纠纷

  

      丰田是日本制铁的第一大客户。不仅供应量大,而且两家企业跨越行业界限,齐心协力实现了共同发展,这一点已是众所周知。丰田身后总有日本制铁相随,这种“主从”关系已持续多年。这次日本制铁却突然与自己的主人拔刀相向。

 

      向最重要的客户“开战”

 

      日本制铁眼里的问题是名为“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特殊钢板。这种钢板在施加电压后,对电流起到决定作用的结晶方向会四散分布,被认为是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车马达不可缺少的材料。

 

      虽然这种钢板的用量比普通钢板少,但被称为日本制铁技术实力的象征,在全球向EV转型的潮流下,该产品备受关注。日本制铁正在进行大规模增产。

  

      日本制铁认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的宝山钢铁公司侵犯了其电磁钢板专利权。日本制铁多次通知对方,要求停止擅自使用该专利的行为,但都石沉大海。于是决定起诉宝钢,但实效性却被打上问号。


  

      “只能连同丰田一起起诉”,日本制铁社长桥本英二提出了一个让公司内外震惊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连同丰田一起列入起诉对象。之前日本制铁也曾再三要求丰田停止使用宝钢生产的电磁钢板。围绕电磁钢板,日本制铁曾以其他理由起诉过韩国浦项制铁(POSCO),但毋庸置疑,把最重要的客户丰田一同告上法庭,可谓是一个破天荒的决定。

  

      虽然桥本英二自己曾在公开场合称“没有犹豫过”,但也坦率地表示,“其实直到几天前还犹豫不决”。是什么驱使桥本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背景原因是地位下降的脚步声正在逼近日本制铁。

  

      1970年,由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合并而成的新日本制铁诞生,它是日本制铁的前身。当年其粗钢产量超过美国钢铁(US.Steel),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新日铁旗下的君津制铁所当时刚刚投产,是日本国内第一家接近市场地处临海地带的制钢厂,1971年3座高炉建成投产后,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地位。

 

      君津制铁所的高炉由3座缩减至2座

 

      但是,后来接连发生两次石油危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钢铁行业迎来漫长的“寒冬期”。新日本制铁复苏是在2000年代初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以后。

 

      桥本英二是在1979年新日本制铁即将进入寒冬期的时候入职的。在钢铁寒冬越发严重的1990年代,桥本英二因海外销售业绩出众而崭露头角。他说:“我每天一边拨动地球仪,一边绞尽脑汁地思考什么地方存在产品热销的商机”。于是进军了当时对日美欧钢企来说还是未开化市场的印度和东南亚。这奠定了“新日本制铁热轧卷材在新兴国家具有优势”的基础。

 

      自2000年前后起,与新兴企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日本制铁和桥本英二所处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1998年,新日本制铁的世界首位宝座被韩国浦项制铁夺走,2006年米塔尔钢铁(Mittal Steel)收购了欧洲阿塞洛(Arcelor)。在此期间,君津制铁所的粗钢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代表性大型炼铁厂,但新日本制铁又开始惴惴不安,害怕被米塔尔收购。

  

      2012年新日本制铁与住友金属工业合并,但中国国营钢铁厂商也开始了大规模重组,新生的日本制铁存在感并没有提高。就像是证明这一点一样,君津制铁所的高炉从3座减少到了2座。现在日本制铁已对世界第五的地位非常满足了。

  

      日本制铁长期处于排名下滑的状态。桥本英二说,如果连视为命根子的技术都被夺走,那么“作为原材料企业的生存基础就有危险”。这就是他认为面对丰田也不能丝毫退让的理由。


 

      不过,桥本英二并非现在才开始采用鹰派的强硬做法。2014年,围绕巴西大型钢企Usiminas的经营权,他与阿根廷企业展开了攻防战,这一事件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每次谈判都演变成激烈的争论。据说桥本总是先在笔记本上写下很多英文“脏话”再去参加谈判。这是为了给对方留下这样的印象:与之前奉行消极主义的日本制铁不同,这次绝对不会妥协。最后,他让对方接受了一开始遭到拒绝的日本制铁的主张,达成了和解。

 

      其实,桥本英二对丰田也会采取强硬做法的警惕性观点很早就已扩散开来。日本制铁每年与丰田针对钢板价格进行两次“高端谈判”。虽是私底下的当面谈判,但谈判确定的价格不仅会影响汽车,还会影响整个钢材行业,因此备受产业界关注。

  

      2019年就任社长后,销售出身的桥本英二在公司内部经常提到“销售力”这个词,并采取了强硬的涨价措施。2021年度上半年提出大幅涨价2万日元,涨幅相当于总价的约3成。涨价幅度创半年数据新高。

  

      当然,丰田拒绝了这样的涨价要求,谈判陷入僵局。桥本英二公然表示,“认为自己赚钱就万事大吉的想法太不讲道理”,一步也没有对丰田退让。

 

      技术实力的象征

 

      由于涨价效果,日本制铁的业绩呈现出复苏趋势。2021财年(截至2022年3月)的合并净利润预期将达到5200亿日元,创历史新高。桥本改革正在使日本制铁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激发桥本的并不是单纯的利润至上主义。

 

      汽车用钢板本来就比其他钢材利润低。原因是需要根据丰田等企业的要求从开发阶段开始精心打造。日本制铁从具体的成分阶段开始打造,生产出了强度高而且容易加工的“丰田款”钢板。作为核心工厂的君津制铁所与相邻的研究所联手,共同打造出了钢板的形状。因此,日本制铁大量投入无形资金和人力打造了汽车钢板。代表这种技术实力的产品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电磁钢板。

  

      不过,对于桥本英二来说,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丰田。其原因是,虽然桥本作为鹰派采取了打官司的强硬措施,但他认为,双方长期以来建立的蜜月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动摇。但桥本对周围的人说过:

  

      “不能放过宝钢”。

 

      这句话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对掌握世界钢铁行业主导权的中国企业的威胁,而且还包含日本制铁和宝钢两家企业持续近40年的合作历程。把手伸向日本制铁的技术、阻挡在日本制铁前面的宝钢,显然是日本制铁这位师傅亲手带出来的。这是中日两国围绕钢铁发生的故事,主角是君津制铁所。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汤前宗太郎 杉本贵司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