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末发布统计数据看到的中国
2017/09/21
森安圭一郎 :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统计数据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准。数据必须客观,这一点自不必说,同时发布的流程也应保持稳定。统计数据的发布往往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特色。尤其是中国的统计数据发布,从全球范围来看都很特殊,让投资者和经济分析专家感到苦恼。
![]() |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
“8月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3%。大幅高于市场预期”,9月9日上午,通讯社的新闻快讯在电脑屏幕上闪烁。但没有关于汇率和股价的后续报道,这是因为当天是星期六,金融市场休市。在空无一人的全球的金融街上,新闻回响着。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周末发布数据并不罕见。例如,7月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在8月27日发布,当天是星期日。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主要月度和季度数据的1成以上会在周末发布。
在日本和欧美,主要统计数据完全不会在周末发布。以欧美为例,“周末休息去教会”这一基督教精神根深蒂固。三井住友资产管理的首席经济学家宅森昭吉表示,日本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数据需要经(星期二和星期五的)内阁会议批准”,这些事务性因素也导致了在工作日发布数据被视为理所当然。
不仅只有发达国家在工作日发布数据,新兴市场国家也是如此。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西滨彻表示,在负责的20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里,政府会在周末发布统计数据的“只有中国”。
![]() |
为何特意选择周末呢?对此,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强调,发布月度数据与星期几无关,原则上每月同一天发布,固定日期更能方便用户。笔者认为,在没多少人看的日子里,即使发布数据也没什么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被迫节假日上班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很可怜。
这里似乎存在中国特色的努力主义。日本银行(央行)出身、曾被临时派赴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的冈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后藤好美表示,“(中国人)对于工作和假日的看法与日本不同”。
据后藤介绍,中国中央机构的统计人员职业意识很高。他们以尽快公布准确数据为使命,能在周末公布的就不会等到周一。这么努力也是为了做给上司和高层看。
![]() |
上海 |
此外,中国还有不知道几点会出来的数据。例如,中国海关总署的贸易统计数据。虽然这一数据经常在中午之前发布,但在3月推迟到快下午3点才发布。那时正好临近股市收盘,想必投资者一定很慌张。后藤推测称:“中国的官员还有比行政更重要的党务要忙。需要在批准发表数据的文件上盖章的负责人当时可能正忙着开党相关的会议”。
顺便一提,中国经济相关政府机构的网站设计也很独特,会反复显示领导开会讲话时的照片或者与重要人物会晤的照片。领导名单放在显著位置也是一个特点。5月初,各网站纷纷刊登了题为“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报道。
总之,既要通过网站让民众了解党的方针,同时又要在网站上重点强调自己的工作。政府网站本来应该是介绍市民生活以及供市场人士使用,但中国在这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后藤指出,与涉嫌篡改数据的地方政府不同,“中央政府的统计数据水平很高”。不过,中国以前被报道过中止发布部分民间经济数据等,被指对待统计数据态度随意且强硬。如果真心想对外开放市场,中国需要站在数据使用者和市场的角度去运用统计数据。
日经QUICK新闻 森安圭一郎 香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