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福田康夫(下)福田康夫眼中的习近平
2015/02/02
记者:在经过多次会面之后,您感觉习主席属于什么样的领导人?
![]() |
14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握手(kyodo) |
记者:是否遇到过从习主席身上感受到反日情节的场面?
福田康夫:完全没有。至少在和我会谈的时候,一直在正面理解和思考我的讲话。这就是信任关系。如果相互没有信赖,就难以顺畅地交流。
记者:去年10月29日,您再次与习主席在北京举行会谈。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交流?
福田康夫:当时是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几名理事的代表参加会见,并非仅仅谈论中日问题的场合。
记者: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中国被认为将在历史问题上加强批评日本,例如计划与俄罗斯联合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福田康夫:日本在战后不但反省了历史,而且一直走在作为和平国家的道路上,因此应该提出主张,但不需要每一件事都做出反应。
记者:中国的大国意识似乎在加强。
福田康夫:与其说是大国意识,准确地说是在经济规模上超过了日本的意识。中国将进一步增长,或许迟早将达到与美国相同的规模。但是,日本人和媒体有些人不愿意这样想。我在担任内阁官房长官期间(2000~2004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的50分之1。但是,目前已经接近4分之1。虽然存在贫富差距,但中国的生活已经发展到这种水平,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现实。
记者:有不少观点认为应该敦促中国承担大国责任,避免走向扩张主义。
福田康夫:正在迅速增长的国家将变得难以理解自己的行动会对其它国家带来什么样的不安。战前的日本就因此遭受了失败。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是需要多加注意。对中国也可以这样说。
记者:如果中国走向强硬行动,应该如何应对呢?
福田康夫:如果是这样,中国将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对。去年,在南海的强硬行动也招致了各国的反对。假如加剧紧张局势,中国的舆论也将感到愤怒。如今与过去不同,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结果也将对中国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记者:在福田政权时期的2008年,中日就东海天然气田共同开发达成了协议。不过,之后具体磋商陷入停滞。
福田康夫:坦白地说,这项磋商已经停止。但是,中国在达成那个协议之后,没有提出像以往那样的强硬主张。因此,达成协议仍有意义。正如日本存在保守派一样,中国国内也存在。由于拥有达到日本10倍的人口,无论如何都需要时间。
记者:日本在推进对华外交时,与美国的合作也是不是也不可或缺?
福田康夫:对于中国是否成为致力于合作的国家,我认为美国也难以判断。但是,认为无法忽视中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持这种想法的美国和日本将如何展开合作,需要认真思考。
记者: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华政策都在强硬与妥协之间摇摆。对此您怎么看?
福田康夫:美国也无法忽视中国的经济实力。虽然感受到或多或少的风险,但仍在与中国打交道。当然,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中国非常遥远。因此与日本相比,有人看待问题比较乐观。日本则不能这样。如果中国发生什么事情,将遭受比美国更加严重的影响。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秋田浩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