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能解决银行的不良债权吗
2016/07/06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陈宅村住宅”,温州近郊农村的一处二层小楼成为网上拍卖的对象,是中国农业银行扣押的贷款担保房产。
各地的拍卖物品价格都十分低廉 |
房子最后的成交价格为24.5万元,比评估价格低了20~30%。该价格对于69平米的土地使用权以及137平米的建筑面积来说是相当便宜。中国的毛坯房交易十分普遍,一般由买家自行装修,内部有损伤的话修复便可。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从2014年秋季开始了不良债权拍卖服务。首个在网上拍卖抵押物品的是国有企业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拍卖的内容不仅限于不动产,“1500瓶600ML装椰汁 8500元起拍”,“热水器100个,12万元起拍”,“商用彩色打印机、空调、卡车等设备,140万元起拍”。不知是不是因为景气下滑,从贵金属到高级红酒,连送礼用的高级茶叶都包含在内。
截至6月2日,类似的拍卖债权已经超过5700个。金融机构利用拍卖处理不良债权比打包出售能够回收更多资金,比自己处理也更加省时省力。
中国政府为了消除外界对金融系统的担忧,正在敦促银行尽快处理不良债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实施了20亿的债转股操作,但售出仅有3亿元。现阶段的债转股市场尚未完善,回收率仍然还低。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自己回收,随之而来的监管和法律手续十分耗时。拍卖大多都是数万元至数百万元的小金额债权,为此耗费人力物力也不划算。网络拍卖虽不适用于大额债券的处理,但在时间和成本方面能够取得平衡。
中国的商业银行持有的不良债权截至2016年3月末已经达到了1.4万亿元,与1年前相比增加了40%。存在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关注类贷款”也高达3.2万亿元。
随着经济减速,中国不可避免地将产生新的不良债权。为了防止波及到金融系统,中国政府正在敦促处理不良债权,网络拍卖不良债权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