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车市场迅速复苏的虚与实
2015/12/14
![]() |
减税政策是中国政府从10月份开始以排量1600cc以下的小型车为对象实施的经济刺激举措。中国政府将汽车所得税税率从10%下调至5%。减税政策将持续到2016年底。
中国的新车市场截止8月连续5个月销量同比下滑。以10月开始实施的减税举措为契机,中国新车市场重现活力。除了减税政策外,今年夏季暴跌的股价当前呈恢复趋势也对新车市场构成东风。之前远离新车销售店的顾客也重新显示出购买意愿。
吉利汽车的销售增长15%,长城汽车增长21%,重庆长安汽车增长19%。广州汽车集团增长11%,江淮汽车增长29%。11月的新车销量方面,不仅全球性的外资品牌车,中国本土汽车厂商的销量也实现了2位数增长。自2013年以来时隔2年各汽车厂商的销量再次联袂增长。
受尾气造假问题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新车销量下滑的大众也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举措。大众中国法人、执行副总裁苏伟铭表示,大众在华销售的70%为减税对象车型,今后也将继续投放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小型车。
不过,中国的汽车行业相关人士并没有因此而尽情喜悦。一位日系车企高管表示“将慎重关注今后的市场动态”。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持慎重姿态的背景从2014年以来持续至今的降价竞争。吉利汽车的销售人员表示即使是新车也为顾客打折。为何新车销量出现复苏但价格却持续下跌呢?
各汽车厂商生产过剩是去年以来的汽车降价潮的主要原因。中国汽车产业的年产能为4千万到5千万辆。而今年中国汽车需求被认为是2400万辆左右。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招致了生产过剩。
各汽车厂商通过减产,8月汽车好不容易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库存,但也再次出现增加。10月开始实施减税政策的消息刚一传到汽车行业,以中国汽车厂商为中心各汽车厂商便纷纷利用剩余设备再次实施增产。为了消化库存只能实施降价。这是当前各中国汽车厂商面临的现状。
![]() |
广州车展(2015年11月、kyodo) |
熟悉中国汽车行业情况的瑞穗银行国际营业部调查人员汤进认为,如果各汽车厂商瞄准小型车减税政策而匆忙增产的话,很可能再次陷入雷曼危机之后的状况。
中国政府的减税和补贴等经济刺激政策终究只是兴奋剂。当前虽然市场呈复苏态势,但是不少观点认为“不过是先蚕食了今后的需求”。
各汽车厂商能否通过销售复苏提升业绩,将资金用于研究开发以提高竞争力呢?至少中国汽车厂商着眼当前的销售增长,正加紧增产。这样对于中国汽车业界来说,将无法切实感受到市场的复苏。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中村裕 广州、阿部哲也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