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动荡(下)
2015/08/03
![]() |
出于对政策的期待,上海的股价在截止6月中旬的1年时间里上涨至2.5倍,呈现出与企业业绩和实体经济相背离的态势。中国今年上半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7.0%,虽然勉强达到今年政府设定的7%左右的目标,不过不少观点认为经济的实际情况更加严峻。
今年上半年金融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为17.4%。和增速放缓的其他产业相比增长势头突出。股价上涨和股票交易的急剧增长推高了GDP。北京的一位金融行业相关人士指出“除去金融业的增长部分,6.0-6.5%的增长率比较接近实际感受”。
![]() |
除了强制性暂停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外,中国政府还通过证券公司向股市投放资金,采取露骨的股价维持政策。公安部还“排查恶意卖空行为”,向市场施压,还提出了“误把股市变成政治”,加强了言论管束。
利用强权维持稳定的代价很大。政府强制暂停IPO,通过股市培养新兴企业的理念已经褪色。关于中国领导层力争使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SDR(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这一构想,以海外为中心,不少观点开始认为,“可能性减小”(法国巴黎银行)。
《人民日报》7月23日刊登的评论文章认为应急管理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可能具有短期性质,指出股价对策是为了维持市场稳定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认为改革不会倒退。
如果结构改革不及时,不仅中国经济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高举改革旗帜的中国领导层的权威也会减弱,甚至可能借经济政策名义展开政治争斗。这样的危机感正逐渐显露。
7月27日,一度处于稳定状态的上证股市再次出现大规模抛盘,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下滑8%,创下约8年5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股价对策已接近尾声的猜测在市场上蔓延成为导火索。市场不会按照国家的意愿而改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大越匡洋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