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享单车在“盛宴”过后
2019/01/17
中国共享单车企业面临的困境愈发明显。已接连有企业陷入破产或资金短缺,中国共享单车2强之一的“ofo”正陆续从海外市场撤退。当初由于期待市场扩大以及可以先行获得押金,全盛时期共有70多家企业扎堆涉足相关业务,但如今却因为消耗战和用户接踵而至的退押金要求而苦不堪言。在中国兴起、曾实现迅猛增长的业务现在却将早早的在“泡沫”中落幕。
![]() |
街头的共享单车,很多因为损坏而无法骑行(上海市) |
“很多都是坏的,现在不怎么用了”,在上海市内工作的小张(36岁)说他过去在衔接地铁的短距离移动之际会骑共享单车,但现在很多因为损坏而无法骑行。原因在于运营商没有余力对单车进行维修。
中国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摩拜单车从提供服务的2016年前后起实现了爆炸式增长。用户注册会员后,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单车上的二维码即可解锁。街上随处可见共享单车,用完后可随意停放,用起来十分方便。
收费标准为30分钟1元左右,很便宜,不过不少企业要求用户注册时支付50~300元的押金,用于应对单车出现故障等情况。
据调查公司中国信通院统计,2017年共享单车企业在200个城市投放了约2300万辆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扩大的代表性业务,共享单车备受关注,由于最初可以获得押金收入,企业也纷纷进驻。阿里巴巴集团等大型企业也向共享单车运营商出资推动其增长。
然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竞相投放自行车、维修费用和搬运等费用的增加很快对共享单车企业的经营构成挤压。一方面,还出现了无法使用的车辆被任意堆放的社会问题。
另外,还有的企业被质疑是为了获得押金而涉足共享单车业务。
据中国媒体报道,江苏省南京市的共享单车企业从2017年夏季开始,在希望解约的用户要求退还押金后未予回应 。之后经营者因涉嫌非法集资而被调查。
由于出现了类似纠纷,用户的不信任感出现扩散,要求退还押金的行动日渐扩大。中国8家大型共享单车企业中,目前已有5家破产,要求退还押金的用户蜂拥而至。
市场份额仅次于摩拜的ofo也出现了问题。该公司2018年底被自行车厂商等10家供应商起诉,要求支付欠款。以此为导火索,要求退押金的用户超过1千万人,部分用户甚至涌向ofo总部。
过去曾利用ofo的上海市某公司男职员(32岁)表示,“损坏的单车很多,之前就担心经营会出现问题”。据称,他于2018年注销了会员,领回了押金。
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摩拜似乎也因成本负担加重而持续亏损。
摩拜2018年4月被运营在线点餐APP的“美团点评”收购,但同年12月底创始人、首席执行官(CEO)胡玮炜辞职。她被认为与美团就经营问题产生了意见对立。
此前大张旗鼓进军20个国家的ofo如今正在从海外市场撤退,还退出了日本市场。有报道称ofo解散了海外业务部门。原因似乎是其无力继续拓展海外业务。在继续开展业务的新加坡,“退押金难”的情况也正在增多。
![]() |
摩拜仍在日本福冈市开展业务,2018年11月还宣布与松下携手在日本推出共享电动助力单车。
不过,在海外,包括日本在内,对单车停放问题严格对待的国家不在少数。为单车乱停乱放而苦恼的新加坡针对共享单车引入许可证制度,还按共享单车企业设置了投放数量的上限,同时禁止在指定停放点以外的地方随意停放。
在中国实现迅速增长的共享单车“随用随停”的业务模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似乎行不通。
实际需求犹存
虽说中国共享单车的泡沫已破裂,但实际需求其实并未消失。在中国,与城市的发展相比,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仍难以满足需求。由于很多设施位于与车站相距较远的地点,早晚交通拥堵时又很难打到出租车。因此,希望使用自行车的需求依然强烈。
由于消费者对支付押金的不信任感加强,阿里巴巴集团等出资的哈罗单车开始宣传免押金。在2强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哈罗单车正在稳步增加用户。
哈罗单车以在阿里巴巴个人信用评价系统“芝麻信用”获得650分以上的消费者为对象,实行免押金。芝麻信用根据“支付宝”的利用情况和资产评估个人信用等级。哈罗单车认为,分数较高的人会遵守利用规则并妥善使用自行车。
摩拜单车也自2018年夏季起停止收取押金。
在中国,像共享单车这样被认为有潜力的业务会聚集大量企业,之后陷入消耗战的情况很多。有时因经营破产而导致消费者蒙受损失,但也存在活跃的创业和开创新业务的势头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面。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上海 松田直树,新加坡 谷茧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