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回归A股的困惑
2016/07/07
![]() |
不断扩大业务的大连万达商业地产的资金需求旺盛(大连的商业设施) |
2015年6月中国股市泡沫崩溃后,由于供求的恶化,中国当局出于对股价进一步下跌的担忧,在2015年7月停止了IPO。虽然同年11月得以重启,但有关上市审批的速度仍相当缓慢。
![]() |
![]() |
造成这一局面的背景是这些企业在上市的境外市场股价陷入低迷。例如,大连万达集团在2014年12月刚刚在香港对旗下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实施IPO,今年5月就做出了退市的决定。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被认为多次对股价低迷表示不满,希望通过重新在本土上市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评估价格。
另外,企业纷纷改换上市地点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本土市场较易实现“借壳上市”。只需将已经上市的中小企业收购过来进行合并即可轻松完成。一位国有证券公司的高管透露,“希望通过借壳上市回归本土的企业非常多”。
不过,作为壳资源的中小企业股的炒作问题已经引起中国证监部门的重视。今后很可能采取措施加强限制。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很多企业只能通过向当局提交申请并等待批准。但在中国本土排队上市的企业被认为已经超过800家。先让哪家企业上市,完全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意志。作为证券改革的一环,中国证监会已宣布IPO实行注册制,但由于股价低迷,至今仍未真正实施。针对股价低迷,监管部门也更倾向于放慢IPO脚步,以免导致市场行情恶化。
“估计需要1年半时间”,预定8月完成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手序的安全软件运营商奇虎360科技这样预测自身在中国本土重新上市的前景。如果不能按计划进行融资,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络动画运营商欢聚时代6月中旬取消了退市计划。今后,可能有更多的企业将陆续对计划做出调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上海 张勇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