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下滑,东京有危机感

2023/06/06


      东京都对于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存在感下降的局面充满危机感。在英国智库发布的世界主要城市的最新排名中,东京排在第21位。尽管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高举“国际金融都市”大旗,东京的排名却比她就任之初的第5位大幅下滑。虽然寻求通过高层营销和组织改革卷土重来,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很大。

 

       “这个调查结果令人遗憾。我认为这是客观地看待国际定位的信息之一”,看到英国智库Z/Yen集团在3月发布的国际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最新排名,小池反思着东京的严峻现实。

 

       GFCI根据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和金融部门的发展程度等因素来排名,大约每半年进行一次。由于美资银行破产和瑞士信贷集团的经营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此次小池也曾期待称“(东京)具有在确定性和稳定性方面提高地位的因素”,但排名仍较2022年秋季的第16位有所下降。

 

       在亚洲排在第8位

 

       第1位是美国纽约,第2位是英国伦敦,新加坡居第3位,同时是亚洲的首位。东京在亚太地区也仅排在第8位。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野村拓也指出,如果排名大幅下降,“有可能导致东京作为国际金融都市的评价恶化”。

 

       国际金融城市是小池的招牌政策之一。2017年制定了“国际金融城市构想”,提出了力争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方针。2019年成立推动金融营销的官民组织“东京国际金融机构”,邀请在海外知名度较高的日本银行(央行)前副总裁中曾宏担任会长。

 

       小池也亲自向世界金融界发出呼吁。2月她时隔约4年再次访问伦敦,除了与这座金融城市的市长会面之外,还参加了面向金融界人士的研讨会和会议。小池呼吁称“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汇聚将产生相乘效应。请务必进驻东京”。

 

小池百合子(左)在伦敦呼吁加强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合作

 

       东京在4月的组织改革中新设了“初创企业与国际金融都市战略室”,加速推进相关构想和吸引外国企业。尽管如此,国际金融都市的相关事业费在2023年度最初预算中仅为4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对此,野村拓也指出,“如果考虑到竞争城市的措施内容和行动速度,(东京的预算)相形见绌”。

 

       新加坡提出到2025年投资4亿新元(约合21亿元)用于金融等人才的培养。香港也在不断采取促进数字货币普及等新措施。

 

       日本政府提出“打造向世界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与东京保持步调一致。但是,东京的速度感和投资规模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仍然很大,排名靠前城市的背影将越来越远。

 


       此外,日本的结构性课题也在投下阴影。有民间调查显示,日本人的英语能力在非英语圈的112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排在第80位,小池呼吁称“如果只有用日语才能顺畅地沟通,将无法提高全球地位”。

 

       条块分割的行政也是障碍

 

       东京证券交易所也在推进采用英文进行公示等改革,但“这是旨在追赶海外市场的措施,作为让东京占据相对优势的措施还缺乏力度”(野村)。也有声音指出政府的“条块分割”等导致的决策缓慢,小池表示“决策缓慢这一点是致命的”。

 

       东京都相继推出了面向18岁以下群体每月发放5000日元补贴、要求独户住宅设置光伏面板等领先于国家的政策。小池表示“国家太慢了。光是讨论是无法前进的”,以决断速度而自豪,但还是跟不上国际城市间竞争的速度。

 

       日本将自2024年起大幅扩充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预计约2000万亿日元的家庭金融资产中流向投资的资金也将增加。能否以制度改革为东风强化金融城市的功能,同时推动国家实施新的改革?对于第二个任期还有一年多结束的小池来说,充满考验的时间将持续下去。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牛山知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