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记忆”能防止新冠重症化?
2020/08/24
关于有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不易发展为重症的原因,认为曾感染过在新冠病毒出现前就开始流行的传统型冠状病毒而产生的“免疫记忆”对此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备受关注。在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体内,研究人员等接连发现了可对抗新冠病毒的免疫细胞。具有这种免疫功能的人被认为占总体的2~5成。
![]() |
感染病毒等病原体之后,为了避免再次感染,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记住病原体的特征。再次感染病毒时,不仅会根据这种记忆让抗体发挥功能,而且被称为“T细胞”的免疫细胞也会增加,对病原体发起攻击。
不过,通过研究逐渐发现,存在即使感染了原本没有免疫能力的新型病毒,曾经感染过传统型冠状病毒的记忆也会迅速发挥作用,存在防止病情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冠状病毒还存在多种类型,一旦感染会引起感冒和肺炎。
这种基于以往感染记忆的机制被称为“交叉免疫(cross immunity)”。关于新冠病毒,国际上已接连出现与这种免疫有关的研究报告。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等8月在美国科学杂志《细胞(Cell)》上发表论文,称调查了2019年在新冠病毒流行前采集的25人的血液,并从28%的血液中发现了可攻击新冠病毒的T细胞。在调查是否感染过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中,也发现了具备这种T细胞的人。
荷兰Erasmus医学中心、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等也分别公布研究成果称,从新冠病毒流行前采集的血液中发现了这种可对抗新冠病毒的T细胞。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在8月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综合多项研究成果来看,在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中,有2~5成的人可能原来就携带相关T细胞”。
人体内为何会存在这些T细胞呢?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等指出,对既有冠状病毒发挥作用的T细胞有可能对新冠病毒也发挥了作用。
交叉免疫在流感病毒等其他病毒中也得到确认。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发现,2009年在全球流行的新型流感中,拥有交叉免疫的人退烧快,不容易转成重症。
也有研究成果表明T细胞对交叉免疫的作用会持续长达10年以上。新加坡的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的研究团队研究了从2003年流行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恢复的23人的T细胞,发现具有对抗新冠病毒的作用。该研究报告7月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
利用这种作用的疫苗开发也已启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领域负责人中面哲也等人找到了激活T细胞作用的疫苗候选物质。计划将多个种类混合进行皮下注射,来提高效果。中面哲也表示“(这样的疫苗)即使病毒变异,也有望获得预防效果”。
关于对新冠病毒的免疫效果,抗体率先受到关注。因为如果因曾经感染过病毒或接种疫苗在体内产生了抗体,就可能不再感染。不过,对疫情严重的斯德哥尔摩开展的调查发现,拥有抗体的人仅占16%。也有报告指出抗体只能维持2~3个月。如果通过交叉免疫使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那么集体免疫(被认为需要有6成的人获得免疫才能平息新冠疫情)的预期实现时间也会发生改变。
不过,目前对新冠病毒产生反应的T细胞的详细作用机制尚未弄清。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Chain Clottey教授表示“仅靠T细胞的免疫作用无法完全预防感染。只是可以加快恢复,防止重症化。戴口罩等预防感染的措施仍然很重要”。虽然通过交叉免疫有望尽快结束疫情,但不要过度期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