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和庆应的创业大战
2018/03/20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两大私立名校之间的竞争被称为“早庆战”,从1903年开始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从最初的棒球赛逐步扩大到划艇比赛、橄榄球赛等。如今,两所大学的在校生和校友仍热衷于相互对决。在商业领域,作为顶尖私立大学,两所大学贡献了很多创业家和实业家。最近这两所大学正式开展创业教育,创业的在校生也不在少数。拥有更好创业环境的是早稻田还是庆应呢?
第一回合
【庆应】在庆应的日吉校区(横滨市),秋季期末考试最后阶段的2月3日,大三大四的学生都来到了教室。这是金融科技商务理念的最后一堂课,大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商业计划书。
![]() |
“使用人工智能(AI)进行股票交易服务,算法是我们自己编写的”,经济学部三年级的陈宇鸿(21岁)自信地说。以陈宇鸿为首的4人小组提出的是人工智能股票交易服务——“财经艺术(Money Art)”。
该服务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来预测股市行情。负责人工智能开发的是经济学部三年级的余田大典(23岁)。他从大一开始就利用算法进行股票交易,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其他同伴。计划近期注册公司。
负责授课的经济学部教授中妻照雄自信地表示:“从2017年10月开始授课,专攻金融科技实践的课程可能在日本尚属首例”。一个教授教100个学生。庆应所做的是为众多学生传授创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早稻田】早稻田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也在教室外面促膝交谈创业事宜。
“首先,你自己也可以去做研究”,致力于培养创业家的理工学院朝日透教授这样鼓舞ECOLOGGIE公司的社长苇苅晟矢(24岁)。
在还是文科系商学部四年级学生的时候,苇苅晟矢提出了大量繁殖蟋蟀来代替涨价的鱼粉来作为水产养殖饲料的商业计划。后来还代表日本参加了全球商业竞赛大会。
但结果在初选中就败下阵来。对手的美国学生发表的都是人工智能和生物等尖端技术领域。“参会的也都是理科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亟需技术过硬的伙伴”,苇苅回顾道。
回国后,在朝日教授的建议下,苇苅开始走上研究之路,在研究生院学习分子生物学,并与昆虫学专家及研究生院的同学合作,2017年12月创办了公司。苇苅干劲十足地表示:“希望成为将商业和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营者”。
第二回合
【早稻田】在支持创业的孵化基地方面,早稻田和庆应有着显著区别。早稻田2001年在大隈讲堂所在的新宿区早稻田校区内设立了孵化设施。其优势在于“近”,文科类和理科类学生能够集中在一处学习。
校内的商业竞赛入围选手可以免费利用半年孵化设施,并有律师等专业人员提供免费咨询。产学官研究推进中心的课长酒匂孝之表示:“可以灵活支持有志于创业的学生”。
“创业之初没有一个让成员方便集会的地点。对于我们来说,这里就是公司的原点”,从该设施正式起步的Livesense社长村上太一(31岁)回忆说。村上太一在2006年的春季假期创业,当时只有19岁,还是政治经济学部的一年级学生。2011年以25岁的年龄打破最年轻上市公司社长的记录。数据分析公司User Local于2017年3月上市,其社长伊藤将雄(44岁)也曾是该设施的入住者。
目前仍在这里的软件公司Utagoe,经常有理工类学生出入其间。在就读博士期间创业的社长园田智也(42岁)介绍说:“学生掌握了机械学习等尖端领域的技术,是非常可靠的存在”。
![]() |
【庆应】早稻田的长处是孵化设施和大学的距离,而庆应则在外地建立了创业的“圣地”。从东京转乘新干线和特快列车需要4个半小时。位于日本稻米之乡庄内平原所在的山形县鹤冈市。
庆应2001年开设了尖端生命科学研究所(IAB)。拥有宽敞的办公室和最先进的设备等,打造了生物领域研究开发的最佳环境。关山和秀(35岁)创办的Spiber公司从事蛋白质原料的人造蛛丝研发,Metcela公司则开发心力衰竭再生医疗设备,均是从这里诞生的公司。
“如果做的事情很有意思,那就和在哪儿没关系了”,说这话的是IAB所长富田胜教授。“如果也要集合东京的人,就在那须或轻井泽进行合宿。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可以催生好的创意”,富田胜教授表示。说明只有在远离喧嚣闹市的土地上,才能埋头开展经营与研发。
第三回合
【早稻田】在人才方面又如何呢?早稻田号称拥有日本最多的留学生,多样性是其优势。来自中国的王冉(28岁)2014年还在创造理工学部读大四时,就创办了动漫概念客房策划公司SO-ZO。2017年底,王冉和中国的春秋航空及大型连锁酒店进行了合作,并表示准备在祖国开展业务。
尽管外国人在日本创业的门槛很高,但Utagoe的园田智也认为,“早稻田成为汇聚全球研究人员和创业者的中心”,寄托了人们很大的期待。
包括留学生在内,校方扩大了援助的范围,并吸纳外部血统。1998年由教员等创立的风投基金WERU INVESTMENT只投资源自早稻田的技术。社长泷口匡表示,“今后不再拘泥于早稻田这一属性,准备扶持所有源自大学的创业活动”。
【庆应】相比之下,正如庆应校友组织“三田会”一样,庆应的“纯血统主义”是其优势。
“我觉得无论是到大企业就职还是创业,都有一定风险”,2017年11月,在面向理工学部的授课中,AISSY公司社长铃木隆一(35岁)说起了“创业建议”。他是理工学部毕业的庆应校友。
铃木隆一是庆应大学的创业扶持组织“Mentor三田会”的秘书长。校友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创业经验传授给后辈,铃木隆一表示“学长谈的经验最为重要”。
“也许这就是为伙伴做些什么的‘社中合作’精神吧”,对于以三田会为中心的庆应人脉纽带优势,初创支援团体代表、环境情报学部教授小川克彦给出了这样的分析。
“社中”一词包括教职员、毕业生和在校生,源自庆应大学的创始人福泽谕吉。他在1879年提出“庆应义塾的存在得益于社中的合作”。在经过了将近140年的今天,忠实地履行福泽教导的校友们也在努力地扶持后辈。
从儿童开始的一贯制教育也许是培养创业精神的要素。Spiber社长关山和秀从庆应幼稚舍(相当于小学)到庆应大学,整个学生生涯都是在庆应度过的。他回顾说:“由于没有升学考试,所以有时间去考虑各种各样的事情”。
根据东京商工调查公司2016年底的调查,从20至40岁社长的大学出身来看,毕业于庆应的占日本全国第一。包括继任社长在内,经营者纽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另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调查,从2015年度源自大学的创业数量来看,早稻田位居全国第5,领先于庆应的第12位。不过与东京大学等研究预算充足的国立大学相比,两所大学均被拉开了一个身位。两所私立名学的奋起,将会提升日本新产业的水平。
1903年11月21日,在东京港区的三田纲町举行了庆应对早稻田的棒球赛,距今已经115年。“早庆创业战”开始了约20年。比赛才刚刚拉开序幕。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日经中文网)矢野摄士 骏河翼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