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外交首秀为何选择见王毅
2016/04/06
![]() |
昂山素季与中国外长王毅握手(5日,kyodo) |
在军政府时期,缅甸受到国际社会孤立,中国则自此时起接近该国。2000年代后期起,中国电力投资集团(CPI)在靠近两国边境的缅甸北部建设密松大坝等,中国资本陆续进行了大型项目开发。
2015年,从印度洋沿岸的缅甸西部若开邦通往中国内陆地区的中缅油气管道建成。现在输送着相当于中国年进口量10%的石油,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来说,缅甸的重要性也在提升。
但另一方面,2011年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后成立的吴登盛政府在推进改善与欧美关系的同时,还有意在经济与外交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该政府还冻结了因严重破坏环境及合同内容对中方有利而招致民众反对的密松大坝建设项目等。王毅此次访问的目的除再次提升吴登盛政府时期相对下降的本国影响力外,还希望促使缅甸重启中国企业的大型建设项目。
一方面,担任外长后选择王毅作为第一个会谈对象也显示出昂山素季重视中国的鲜明姿态。外界普遍认为昂山素季会对长期以来支持缅甸民主化运动的欧美各国有着强烈的亲近感,但2015年6月昂山素季应邀首次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会谈。同年11月的总统大选后也在各国外交使团中最早与中国大使进行单独会谈等,最大限度地考虑了构建对华友好关系。
对于缅甸来说,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对缅投资国。由于军政府时期发展停滞,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此获得中国主导的亚投行(AIIB)的支持也十分重要。从此次会谈可以看出,昂山素季是在对中国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冷静分析后做出了选择与王毅会见的判断,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昂山素季是一位现实主义政治家。
在记者会上,昂山素季被问及密松大坝的有关问题,但其只是回应道“(双方)未就个别案件进行讨论”,未正面回答。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仰光 松井基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