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基金第3次登陆日本能否成功?
2021/02/20
外资系基金目前在日本相继开展企业投资。除了欧洲大型投资基金开设东京事务所之外,香港的基金也招聘日本籍高管,开展准备工作。由于新冠疫情,日本企业的业务重组有望加速,外资基金对日本的关注正在提高。这是第3次出现外资基金登陆日本的热潮。过去基金之间的收购竞争过热,曾招致行业的长期低迷,因此也出现警惕的声音。
总部位于瑞典的大型基金殷拓集团(EQT)计划招聘3~5名私募股权投资(PE、未上市股票)负责人,推进对保健、信息通信和服务业等的投资。在投资案件的发掘等方面,将与日本国内基金公司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展开合作。
![]() |
殷拓集团在约2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PE部门的亚太区负责人干劲十足地表示,“日本市场正在迅速扩大,能利用殷拓集团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帮助”。
总部设在香港的PAG(太盟投资集团)由瑞信证券投资银行总部前部长伊藤宏一等人出任PE部门的联合代表,将在今后数年里向日本企业投入数千亿日元。PAG在不动产投资方面经验丰富,但在PE领域,仅有对日本环球影城运营公司等的几项投资。今后将完善体制,正式涉足PE投资。
![]() |
一万日元(REUTERS) |
目前外资基金登陆日本的热潮始于2018年。当时以房地产投资为中心的美国黑石集团设立PE部门。美国投资基金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也开设了日本事务所。法国路威酩轩集团旗下的L Catterton成立了日本法人。
日本的大型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出售给基金的案例增加,对案件增加的期待正在提高。2018年美国贝恩资本(Bain Capital)收购原东芝存储器(现为铠侠,KIOXIA),日本企业开始全面剥离非核心业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日本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取得较高回报的情况也产生明显影响。调查英国Preqin于2008~2017年设立的基金的投资成绩,从IRR(内部收益率)来看,日本为18%,与北美(15%)等相比显得更高。
受新冠疫情影响,日本企业的业务重组今后或将加速。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日本与其他国家相比,疫情导致的经济恶化程度较小。由于认为有望继续获得较高回报,日本作为投资对象的吸引力正在加强。
![]() |
外资基金首次大举登陆日本是在1990年代后半。为开展不良债权投资而设置日本事务所的基金公司将重心转向企业重建和增长支援。第2次是2000年代中期。当时外资基金对日本企业的并购活跃,美资巨头相继登陆日本。不过,由于雷曼危机影响,投资对象的经营陷入僵局。此次称得上是第3次。
当然,也有声音对未来表示警惕。在外资基金第2次大举登陆日本时,基金间的收购竞争激烈,价格被推高的案例增加。现在,日本国内机构也相继推出大型基金,收购竞争有可能再次出现过热。在日本的PE业务将生根发芽,还是仍会昙花一现?投资基金的盛衰或将对日本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影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