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企业积极发行外币债券 中国是主力

2019/05/28


  亚洲企业正在积极发行外币计价债券。主力是中国,腾讯控股4月筹集了60亿美元。由于利率上升的预期降温,形成了低评级企业也容易发债的环境。但如果外币债务过度膨胀,企业在本国货币出现快速贬值时容易遭受打击。市场风险也有可能提高。

    

  发行额达到1200亿美元

      

  美国调查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在不含日本的亚洲市场,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外币债券发行额1~5月总计达到1258亿美元。据称主要由亚洲的企业等发行,在有可比数据的1995年以后,创出仅次于2017年的高水平。1~5月的发债件数达到272件,同比增加18%。

          

         

  按1~5月的发行额来看,排名前10的案件中有8件的发行方是企业,大部分是中国企业。腾讯4月的发行额在不含日本的亚洲地区创出1月以后的最大规模。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券和投资。中国恒大集团在4月的1周里2次发债,筹集了总计30亿美元。包括这些在内,2018年10月底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该公司从债券市场获得总计约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1.1亿元)的资金。

    

  韩国的LG化学4月发行了15亿美元债券。

    

  中国政府以过度依赖贷款的经营难以长期持续为由,一直在推进企业去杠杆(压缩过剩债务),但由于经济放缓,已经改变方针。为了支撑企业的资金周转,正在扩大海外发债的配额。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停止加息也做出贡献。机构投资者追求收益率尽可能高的金融商品,资金已开始流向低评级的高收益债券。美国债券企业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在报告中指出,“与美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亚洲的高收益债券的吸引力巨大”。在收益率方面,亚洲高收益债券超过美国。这种差距将会扩大,亚洲的高收益债券被认为相对便宜。

      


          

  另一方面,债券市场的火热也存在风险。美国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统计显示,中国房地产企业到2019年底将有约400亿美元债务到期。评级较低的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穆迪警告称,“财务实力弱的B级企业面临债务置换风险的可能性很高”。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全面调整局面,还有可能难以摆脱依赖贷款的经营。恒大4月发行的5年期债券的年利率达到10.5%。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之前分阶段降低负债比例,但有观点指出债务有可能超预期膨胀。

   

中国恒大集团(资料图,Reuters)

     

  由于中美贸易战,中国企业的业绩下行压力正在加强。如果企业债务持续膨胀,从长期来看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巨大风险。

     

  对投资亚洲债券持积极态度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也表示,“慎重选择债券很重要”。例如,对银行和“融资平台(地方政府下属投资及贷款公司等)”的投资需要注意。

   

  还存在汇率风险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在企业融资方面,有时在海外市场发行外币计价债券更加容易。但这些债券大多以美元计价,如果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存在偿还负担迅速增加的风险。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的业绩下滑,出于对此的反思,各国一直在积极培育本国货币计价的债券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木原雄士 香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