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巨头掀起裁员潮
2016/04/14
野村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收购了破产的美国雷曼兄弟的欧洲和亚洲部门。野村意在借此实现“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夙愿。
但不久遭遇了欧债危机,欧洲经济陷入低迷。此外,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经济增速放缓,亚洲新兴国家的业务也未能如愿增长。在拥有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美国,由于当地金融机构的竞争,野村在股票承销等方面未能夺取市场份额。连续判断失误的海外业务无法获得与成本相抵的收益,截至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连续5个财年出现税前亏损。
2011~2013年野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削减了成本较高的欧洲雇员。但进入2016年后,野村一名高管表示遭遇了“市场的暴风雨”。因资源价格走低和中国风险,股票和债券交易急剧减少。野村认为下滑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决定进行新一轮的裁员。
在美资金融机构中,有报道称摩根士丹利已确定了最多裁减25%债券部门人员的计划。美国债券市场由于在加息速度问题上的分歧,价格波动日趋明显,产生超预期损失的风险正在提高。“对比交易活跃的2009年,债券的收益规模已不足一半”,某外资证券公司表示。
出于对金融危机的反思,欧美各国加强了监管。受资本管制的影响,以自有资金赚取利差的交易业务越来越难以涉足。监管当局对于限制风险业务而施加的压力成为金融机构缩小业务的另一个原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