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税力争2025年生效,防IT等税收向美国集中
2023/07/13
包括日美欧、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138个国家和地区7月12日汇总了修改国际征税规则的多边条约的大体框架。各国将有权对于在本国国内没有业务基地的巨大IT企业等征税。力争年底前签署相关条约,2025年生效。
充当谈判秘书处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发布了成果文件。
![]() |
条约力争防止税收集中在IT大企业众多的美国,确保税收公平分配给各国。将解决美国企业等通过在各国的业务获得收益、但仍以本国为中心缴纳税款、并未在提供服务的国家缴税这一问题。
数字税是允许对于在本国没有分支机构和工厂等实体基地的企业征税的机制。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改变“没有永久性设施就不征税”这一税收原则,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数字经济。
设想征税对象为营业收入超过200亿欧元、税前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金融和资源开采除外,预计全球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在100家左右。对利润率超过10%的利润中的25%征税的权利将分配给企业拥有服务用户的国家和地区。
经合组织估算称,成为数字税对象的跨国企业的年利润达到2000亿美元。因规则改变而增长的税收将达到130~360亿美元。特别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将受益。
![]() |
经合组织(OECD)在巴黎的总部(资料图,REUTERS) |
虽然对象并不只是IT企业,但原材料成本等高企的制造业的利润率很难超过10%。谷歌和Meta(原Facebook)等被称为GAFA的美国IT巨头更容易成为对象。
日本财务省称,成为对象的日本企业只有数家。如果根据QUICK FactSet的数据抽取2022年度营业收入在200亿欧元以上、税前利润率在10%以上的日本企业共有11家,其中包括NTT和KDDI。
细节被认为将在条约生效的过程中确定,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企业是否会成为对象。日本的11家企业中包括3家超大型银行,但由于属于金融业,预计将被排除在外。
数字税的引进是在2021年10月与将企业税最低税率定为15%这一规则一起决定的。最初计划2023年实施,但后来推迟到2024年。
日本也一直在推进对大型IT企业的适当征税。据称,2009年东京国税局针对美国亚马逊的关联企业提出,该企业在千叶县的物流中心属于成为征税依据的“永久 性设施”,并于2003~2005年度启动了总计约140亿日元的追缴税款处罚。
亚马逊方面当时提出反对,日美当局进行了磋商,但最后判断认为利润大部分归美国法人所有,几乎没有产生纳税。如果数字税一旦生效,征税将变得更加容易。
生效的条件尚不明确。预计是获得30个国家和地区以上同意、同时成为对象的约100家企业的60%以上在同意的国家和地区设置总部。
不过,如果拥有众多大型IT企业的美国不批准,事实上就将无法生效。美国批准条约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赞成,但朝野势力势均力敌。如果美国不批准,覆盖全球的“百年一遇”的税制改革又有可能搁浅。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北松円香 巴黎、高见浩辅 华盛顿、藤岡昂、村上徒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