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F就加强供应链达成协议

2023/05/29


      美国主导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的部长会议于5月27日(北京时间28日凌晨)闭幕。就加强重要物资供应链的协定达成协议。考虑到半导体和重要矿物等物资,将建立稳定供应的体制,以此带动脱离对中国的依赖。

 

      日美及东南亚各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IPEF于2022年5月启动,这是首次汇总具体成果。在(1)贸易、(2)供应链、(3)清洁经济、(4)公平经济等4个领域中,率先针对供应链达成了协议。将加紧敲定协议文件,由成员国签字后生效。

 

 

      新冠疫情蔓延导致供应链中断,对各国的经济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新协定,成员国将自平时起共享信息,努力在区域内扩大供应企业。如果陷入供应短缺的国家提出要求,各国将讨论如何应对。不会强制企业公开信息和供应产品。

  

      日美两国政府透露,签署供应链的多边协定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日美希望通过建立亚洲经济圈的合作框架,遏制中国主导性质的经济活动。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改善商业环境,是合作关系的基础,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日本经济产业相西村康稔表示,“包括被称为全球南方的国家在内,构建强韧的供应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余三个领域将继续展开谈判。美国计划最快在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之际完成整体谈判。此次部长级会议还同意启动由日本主导、在氢技术领域展开合作的“区域氢倡议”。

 

      但IPEF在剩下领域的谈判有可能陷入困境。与贸易自由化相比,美国更重视劳动惯例的改善和环保问题,而东南亚则追求实际利益。

  

      此次会议就加强供应链的协定达成一致,取得了一定进展。而在其他领域,美国与东南亚的立场分歧明显。

 

      美国拜登政府把重点放在劳动和环保上。试图在协议中加入遵守国际劳工规则的规定。力争消除强制劳动等恶性劳动惯例。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记者会上表示,IPEF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中产阶级而革新贸易方式”。

 


   

      还试图加入要求遵守环保措施的规定。聚焦于渔业等广泛领域,甚至出现了限制捕鲸的方案。

 

      美国的新贸易政策是国内形势的体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戴琪5月25日在各国代表团面前发表演讲,称传统的自由贸易并未惠及劳动者。总部位于底特律的大型汽车企业的工会负责人也登台亮相。

 

      以底特律为中心的制造业因海外产品流入而陷入衰退,劳动者的不满导致了2017年特朗普政府(共和党)的上台。拜登总统在2024年总统大选中对劳动者选票的动向感到担忧。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斯科特·米勒指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对话就会获得机场,与美国对话则会得到教训”。

 

      建立高水平的数据流通规则的预期正在下降。美国已转向谨慎。因为美国执政党民主党批评称“只会有利于IT(信息化技术)巨头‘GAFA’”。

 

      日本政府试图在美国和东南亚之间进行斡旋。如果IPEF谈判陷入僵局,中国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日本在今后的谈判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西野杏菜 飞田临太郎 底特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