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加息各国央行还跟不跟?

2022/11/10


  各国中央银行加息意愿的温度差已开始扩大。美国重视遏制通货膨胀,英国和欧盟等将转向顾及经济。如果按月统计全球的加息幅度,10月仅为顶峰的4分之1,加息明显放缓。调整加息速度将缓解对经济的打击,但存在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和本国货币兑美元贬值等风险。

      

  “无法与美联储(FRB)保持一致行动”。欧洲中央银行(ECB)的行长拉加德11月3日提出看法称,美国的消费和劳动力市场保持坚挺,欧洲很难以美国那样的速度提高基准利率。

   

    

  英格兰银行(央行)的行长贝利也在同一天发布预测称,“与过去的经济衰退相比,目前经济低迷的状态将长期化”。强调称即使是维持已提高至3%的基准利率的剧本,也有望到2024年底把通货膨胀率降至2.2%。透露出加息的终点“将低于市场预测(约5%)”。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月2日表示,“最近的通货膨胀相关指标超出预期”,并未改变货币紧缩的姿态,针对停止加息的讨论表示“为时尚早”。美联储主席与欧洲和英国央行行长的差异显而易见。

     

  在外汇市场,加息态度的温度差受到关注,美元不断升值。英镑11月3日兑美元贬值2%,欧元也一度贬值约1%,均创出2周以来的最低点。

   

    

  坚决遏制通货膨胀的态度发生改变的象征是10月中旬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各国的经济恶化和美元升值变得显著,对过度货币紧缩的警惕感加强。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在闭幕后发布的文件中表示,“G20承诺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紧缩速度”,彰显出重视与经济保持平衡的必要性。

       

  实际上,10月全球的加息速度明显放慢。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全球3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准利率动向与最近的各国央行公告进行统计,发现全球央行的加息幅度10月为6.75%,降至顶峰(7月为24.5%)的4分之1。

     


          

  加拿大银行(央行)7月在发达国家中罕见大幅加息1%,在10月把基准利率的提高幅度下调至0.5%,连续2次会议缩小加息幅度。此前维持0.5%加息的澳大利亚央行1日也连续2次会议选择通常的加息幅度(0.25%)。

    

  预计加拿大2023年的经济增长率降至1%以下。澳大利亚的房价跌幅达到40年来最高,对房地产行情减速的警惕感正在加强。

     

  在比发达国家更早启动加息的新兴市场国家,已出现停止加息的趋势。巴西9月放弃连续12次会议维持加息,10月保持基准利率不变。波兰等也停止加息。

  

左起为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英格兰银行行长贝利(REUTERS)

     

  当然,如果过度顾及经济,遏制通货膨胀有可能变得困难。随着与美国的利率差扩大,本国货币兑美元贬值的风险也将增加。

     

  英国和欧洲的通货膨胀率均超过10%,高于美国。野村证券的岸田英树表示,“英国等的工资也在上升,要遏制通货膨胀,必须持续提高利率”。

      

  今年美元兑广泛货币升值了约1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称,1成的美元升值将推高各国1%的通货膨胀率。

        

  在日本,由于日本银行(央行)维持货币宽松,日元兑美元有可能进一步贬值。日本的进口物价面临上升压力,如果目前3%左右的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提高,或将因实际工资下降等拉低消费。

      

  各国的经济承受力面临考验。从墨西哥来看,由于有观点认为经济比较坚挺,存在加息空间,比索呈现升值态势。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也存在资金外流或将加速的国家。IMF的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应该携手发达国家恢复流动性互换协议,积极使用IMF的预防性信贷安排”。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佐藤俊简、西康平 伦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