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拟构建防半导体缺货框架
2022/04/02
日美两国政府将在构建有关半导体等供应链的新框架方面展开合作,将协调签署“构建防止缺货的机制”的文件,呼吁东盟(ASEAN)参加。这也被认为是将降低对中国经济依存的措施。
美国将在2022年内建立以战略物资稳定供应等为目的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其构想是具有自由和民主主义等共同价值观等、能相互信赖的国家之间建立经济圈,但具体内容还不得而知。
最近,美国政府向日本的相关省厅寄送旨在推动东盟加入的文件草案,启动了措辞的调整。在东盟国家中,与中国联系密切的国家不在少数,将避免过度刺激中国的表述,使各国容易加入上述框架。
![]()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美国总统拜登在NATO总部(3月24日摄于布鲁塞尔,KYODO) |
考虑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新冠病毒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混乱,美国将重新构建以日本等友好国家为中心的供应链,力争降低经济安全保障方面的风险。
对于尽早重返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因美国国内的反对而显得困难,存在推进替代性的经济合作构想的一面。
文件草案提出,“国际供应链适当发挥功能有助于本国生产基地的强化,保证商品的供给,确保就业”,加入了“尊重劳动标准”的措辞。
将半导体和清洁能源定为“重要部门”,同时提出框架的参加国“在原材料的获取方面扩大合作”。
提出在去碳化的趋势下,“为了加快清洁能源的普及,将汇聚所需的技术和投资”。还呼吁维持自由度高的贸易体制和推进数字领域的合作。
并非单纯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文件草案强调“这个地区的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利益相互交织”。
美国被认为也将呼吁韩国参加合作,但也存在课题。
据日本政府高官透露,美国2021年秋季曾摸索日韩两国尽早设置有关确保半导体的工作组,还表示存在让尖端半导体的生产份额较高的台湾加入的方案。
在经过半年仍未取得进展的背后,有围绕半导体原材料的日韩摩擦问题。日本2019年加强了对韩国的出口管理。
在那个时期,勒令日本企业赔偿前劳工的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判决和韩国舰船对自卫队飞机的雷达照射等导致关系恶化。
将于2022年5月就任的韩国下一任总统尹锡悦对于对日关系改善发出了积极的言论。由于存在舆论反应敏感的历史问题,改善关系并非易事,但美国计划推动韩国新政权与日本展开合作。
如果日美韩和台湾在半导体领域合作,将成为超过世界生产份额7成的框架。东南亚的半导体投资正在增加,有望成为将来的生产基地。还将应对中国大陆力争统一的台湾出现危机的事态。
日美韩的外交部长2月在夏威夷召开的会谈中发布了联合声明。纳入了“强调了(三国)为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而不断展开合作的重要性”这一措辞。能否为具体落实这种方向性铺平道路仍难以预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