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紧缩引发金属“通胀”

2022/12/15


       金属价格在世界经济恶化隐忧加强的背景下创出新高,引发关注。虽然看似存在矛盾,但原因之一在于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紧缩。在属于巨大项目的矿山开发领域,资金的借贷成本增加。以去碳化相关领域需求有望增加的锂和铜等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为中心,矿山开发的停滞很明显。中长期的供应短缺有可能成为实现去碳化社会的一大制约。

 

       纯电动汽车(EV)电池所需的锂的价格持续上涨。英国调查公司阿格斯媒体的数据显示,作为锂价格指标的碳酸锂价格(中间价)截至12月上旬涨至每吨563500元人民币,徘徊在历史最高价附近,达到2021年底的约2倍。

 

       而在被认为体现世界经济动向的铜价方面,尽管经济减速隐忧强烈,仍涨至每吨8500美元左右,呈现逐步走高态势。此外,用于不锈钢等的三氧化钼的价格12月上旬涨至每英镑25美元水平,创出14年来的高点。

 

 

       从长期期货来看,大宗商品的上涨预期突出。镍的20283月交割的期货价格(截至128日)达到每吨约33000美元,比作为国际指标的3个月期货高出12%。铜的20333月交割也达到每吨约8400美元,与3个月期货基本处于相同水平。此前长期期货交易仅限于涉足开发的金属巨头等,交投冷清,价格大多低于近期合约。

 

       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是中长期的供应短缺。加剧这种不安的是利率上升。“(由于货币紧缩)矿山勘探等高风险的项目更难在适当利率下筹集资金”,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金融服务公司Goldmoney的研究主管Alasdair Macleod强调称。

 

 

       资源公司将加快增产价格上涨的锂,但日本阪和兴业的理事伴野纯一表示,“由于利率上升等原因,大幅增产并非易事。有可能对纯电动汽车生产造成影响”。针对铜领域,一家大型有色金属企业表示,“矿山开发成本正在逐年提高,并不是适合展开新增投资的局面”。

 

       矿山开发是需要漫长时间和巨额费用的巨大项目。一般来说,“从开发开始需要10年左右时间,根据规模不同,需要数千亿日元的预算”,日本能源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表示。日本ENEOS控股等2010年代取得的智利Caserones铜矿的开发投资额达到42亿美元。

 

       金属巨头在矿山开发和运行方面需要巨额贷款,有息负债相对较多。随着货币紧缩,财务风险正在加大。彰显这一点的是显示债务违约风险程度的信用违约掉期(CDS)的保证金率。

 

       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的保证金率(5年期,截至8日)比3月底提高50bp(基点,1个基点相当于1个百分点的1%),英澳资源巨头力拓也上升29bp。另一方面,显示投资级美国企业的CDS保证金的“CDX北美投资级指数”仅上升15bp

 


 

       此外,资源巨头的盈利恶化也会导致将来的供应短缺。金融信息公司Refinitiv计算的分析师预期平均值显示,金属巨头的2024财年(截至202412月)净利润都将比2021财年减少。预计力拓的净利润减少一半。除了劳动力短缺等导致产量下降之外,加重的利息支付负担也成为重担。如果业绩恶化,率先被削减的是短期无法带来收益的新矿山的勘探费用。

 

       比利时的天主教鲁汶大学的预测显示,包括已发布的开发计划在内,锂的供应量自2020年代后半段起基本持平,截至2030年的供应量仅为100万吨左右。这一数字明显少于基于国际能源署(IEA)“可持续发展情景”的去碳化社会实现之际的需求(约300万吨)。

 

 

       鲁汶大学还预测称,纯电动汽车所必需的铜的截至2030年的产量为2300万~2400万吨,镍为330万吨。而铜的需求被认为有近3000万吨、镍约为470万吨,存在很大缺口。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教授冈部彻指出,“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上涨本来是资源开发的良机”。但是,由于成本增加和财务风险等,资源巨头对新增开发持消极态度。锂价格等的上涨可能反映出实现去碳化社会的阻碍之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川路洋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