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增添新导火索
2018/06/28
美国特朗普政府要求各国对伊朗产原油实行禁运,意图是在经济方面打击伊朗,迫使其完全停止核开发。对于不执行禁运的国家的金融机构,甚至还似乎暗示出将其排除在美元的结算体系之外的强硬举措。作为伊朗原油最大进口国的中国似乎将拒绝美国的要求。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上旬宣布退出欧美等6国与伊朗于2015年签署的核协议,表明再次制裁伊朗。
![]() |
美国再次只在伊朗支柱就是对伊朗原油的禁运。 与伊朗中央银行进行伊朗原油决算的金融机构将从11月起成为美国的制裁对象。被制裁的金融机构将不能进行美元业务,难以拓展国际业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康在6月27日的记者会上,就该问题表示:“中国和伊朗是友好国家。我们在符合各自国际法义务的框架内保持着正常交往与合作,包括经贸和能源领域的合作,这无可非议。”
![]() |
伊朗的原油(REUTERS) |
在6月上旬在山东省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时,邀请伊朗总统鲁哈尼作为观察员参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扩大经济合作。
以美元为武器的美国制裁对中国有可能无法发挥明显效力。中国今年3月在上海市场推出了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交易。希望在美元支配的原油交易中推动人民币的利用。2012年美国启动对伊朗制裁之际,据称中国也利用人民币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
由于美国制裁,不能向日本等国出口后的伊朗,有可能更便宜的卖给中国。伊朗原油禁运将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导火索。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7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和包括美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协商,不给日本企业造成恶性影响”。日本的立场是支持伊朗达成的核协议,但也对特朗普表示出理解。
考虑到和伊朗的关系,日本不会不假思索的接受美国的禁运要求。另一方面,日本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只有整体的5%多一些,与过去的水准相比已经出现了下降。在日本政府内,也出现了即使暂时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影响也有限的看法。
印度在2012年,与伊朗的石油贸易决算从美元转换成了印度卢比。如果美国试图维持制裁的强制力,以美元为武器迫使各国合作,从长期来看,存在各国不断远离美元的风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高桥哲史 北京、中村亮 华盛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