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山东如意旗下的日本瑞纳反陷困境

2020/03/04


  日本大型服装企业瑞纳(Renown)仍未摆脱困境。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未能从母公司中国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旗下企业收回53亿日元应收帐款,结果陷入亏损。瑞纳为了摆脱对日本市场的依赖,进入中国企业旗下,但合作战略并未奏效,反而走上下坡路。通过携手中国企业打入了14亿人的市场,却遭遇无法轻易取得进展的现实。

  

   

  “受中美摩擦的影响,资金无法回收”,瑞纳的社长神保佳幸3月2日在东京都内的记者会上,解释了2月底宣布的连续2个财年出现合并最终亏损的原因。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的亏损为67亿日元。2018财年(变更财年结束时间之前,截至2019年2月)为亏损39亿日元。

    

  主要原因是瑞纳与山东如意的子公司、以香港为基地的恒成国际发展的交易出了问题。瑞纳把从全世界采购的棉花和丝线出售给恒成国际,再由恒成国际出售给中国的服装及批发企业。但是,恒成国际因客户陷入困境而未能收回资金。结果,瑞纳也未能回收资金,计提了坏帐准备金。

      

  此前约定如果瑞纳无法从恒成国际收回帐款,将由山东如意向瑞纳垫付。但是,山东如意选择优先偿还2019年底到期的公司债。瑞纳的社长神保佳幸表示,“虽然对方显示出向我们付款的态度,但时间并未明确”。  

  

东京千代田区的瑞纳店铺

   

  瑞纳和山东如意2010年展开合作,力争成为东方时尚领袖。山东如意目前对瑞纳持股53%。山东如意成立于1972年,属于从布料到缝制全面涉足的“上游”企业,但提出进军零售的方针,不断把瑞纳等海外企业纳入旗下。

    

  另一方面,瑞纳为了扭转恶化的业绩,到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寻找重建道路。看起来瑞纳与希望获得零售经验的山东如意形成互补,但正如从此次原料交易中看到的,双方的合作并不顺利。

    


      

  瑞纳和山东如意2011年成立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计划最多10年间开设1000家经销瑞纳休闲品牌服装等的店铺。但实际上100家都未达到,并于2014年撤退。神保社长表示,缺乏零售经验的山东如意和不适应中国商业惯例的瑞纳“并未进驻黄金地段”。

   

  瑞纳之后寻求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但遭遇挫折。瑞纳2016年涉足以主力品牌“Durban”销售定制套装的业务,但2019年因亏损而放弃。原本在宫崎县的自主工厂生产,通过山东如意的子公司的门店接订单,但未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瑞纳进入山东如意的旗下后,把原本40多个品牌减至半数以下,推进调整亏损业务,业绩一度改善。不过,瑞纳在日本国内被迫采取防守型经营策略,与母公司的合作未能调整到理想状态。如果日本企业缺乏业务实力,即使并入中国企业旗下,有了进入巨大中国市场的渠道也无法充分利用。

    

  瑞纳提出以“Durban”和“雅格狮丹(Aquascutum)”品牌为中心、再次“携手山东如意开拓中国市场”(神保社长)的方针。但如果无法描绘出双方携手创造收益的蓝图,增长将难以指望。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胜野杏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