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亲获得中国消费者3倍信赖的秘诀
2018/09/12
日本母婴用品企业贝亲的业绩表现坚挺。该公司9月3日发布的2018年2~7月期财报显示,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7%,达109亿日元,从上半年财报来看首次突破100亿日元大关。盈利的火车头是占总营业利润6成的中国业务。对于婴儿使用的奶瓶等产品来说,安全安心的产品实力至关重要,而贝亲的优势在于深受中国消费者信赖,非日本制造的、当地工厂生产的产品也实现热销。贝亲在医院开展育儿咨询等活动对,支撑着在中国的品牌实力。
4日, 在东京都内召开的财报说明会上,副社长北泽宪政表示,“我们公司的销售额占京东上奶瓶销售额的一半”,显示出对在京东电商平台上扩大销售的自信。
![]() |
贝亲中国业务的收益正在稳步扩大,2~7月销售额增长14%,达到173亿日元,营业利润增长20%,达到61亿日元。销售额营业利润率高达36%,在6个业务部门中位居首位。该公司将盈利能力较强的奶瓶、奶嘴和护肤产品定位为“重点品类”并积极扩大销售的做法产生了效果。
在中国,外观设计采用迪士尼角色的奶瓶以及访日游客需求坚挺的桃叶痱子水等产品深受欢迎。重点品类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体的64%,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
中国业务的电商渠道销售占比高达44%。贝亲起用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红人”,让他们在社交网站(SNS)上直播展会和新品发布会等,提高曝光率。此外,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能够24小时应对消费者的咨询,给人以安心感。
资生堂和尤妮佳等日本的化妆品和日用品厂商通过主推“日本制造”,向中国消费者宣传产品的高品质和可信赖性。而贝亲则是个例外。该公司的奶瓶等重点品类的产品基本都在上海的本地工厂生产。
贝亲社长山下茂指出,在中国消费者看来,“是不是日本制造无所谓,只要选择贝亲就没问题”。贝亲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强大品牌实力,源泉之一是通过当地医院开展扎实的活动。贝亲从大约10年前开始,携手当时的中国卫生部向中国约60家医院派出传授育儿经的顾问。
由于世界卫生组织(WHO)鼓励母乳喂养,企业方面无法大张旗鼓地宣传奶瓶和奶粉。贝亲在医院开展育儿支援活动,在医院内张贴的海报上自然地打上“贝亲”的LOGO。该公司希望通过医院的“权威背书”而被消费者所认识。此外,与医院搞好关系也易于让产科医生推荐其产品。
贝亲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开展业务的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价值(按金额换算)进行了计算。据悉,将中国的每位消费者对贝亲的信赖换算成品牌价值后发现,金额是日本消费者的3倍。
![]() |
在中国举行的展会上贝亲的展位 |
不过,中国业务也面临着风险。其中汇率风险较大。贝亲2018年2~7月的合并业绩超过公司预期,不过2018财年(截至2019年1月)全年的业绩预期则保持不变。主要原因,虽然上半财年日元兑人民币汇率(1元兑17.08日元)与财年初的预期汇率(1元兑17日元)基本相符,但下半财年的预期汇率则下调至1元兑15.8日元。从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感应度”来看,日元兑人民币升值1日元,贝亲的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将分别被拉低21亿日元和5.6亿日元,由于日元兑人民币升值1.2日元,下半财年的销售额将被拉低13亿日元,营业利润将被拉低3.5亿日元。
贝亲9月6日的股价为5560点,较7月18日创下的最高点(6120点)下跌了1成左右。这是因为,由于担心访日游客人数增长放缓,贝亲作为“入境消费相关股”之一遭到抛售。持有贝亲股票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没有不用奶瓶的父母”。即使不依赖入境消费需求,只要在中国市场上继续增长,贝亲的股价很可能再创新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证券部 森国司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