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卫材将在中国开发痴呆症新药

2020/12/11


  日本制药企业卫材(Eisai)将于2021年初在中国启动专门针对痴呆症的在线诊疗服务。将上线一个供痴呆症专业医生登记的网站,建立起供患者和医生交流症状和治疗方法等的平台。卫材计划利用痴呆症患者的数据,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药。

     

  中国京东集团(出资51%)和卫材(出资49%)成立的合资企业将负责这项业务。预定开设进行药品销售等的门户网站并提供专用APP,还将在该网站上增加用于在线诊疗的视频通信功能。

  

   

  设想的主要用户是出现健忘症状和存在痴呆症担忧的老年人。将确保约2000名痴呆症专业医生,预计3年内网站注册人数达到100万。

    

  专业医生将利用在医疗机构工作的空闲时间等提供在线诊疗服务,除了诊断以外,还指导用户改善生活方式等。卫材将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分析诊疗等获得的数据,查明引发疾病的生活习惯,为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痴呆症治疗药物提供帮助。

   

  卫材拥有的阿尔茨海默症主要治疗药物“安理申”很受关注,该药品最高时的销售额超过3000亿日元。卫材通过长年开发痴呆症治疗药和临床试验积累了经验,考虑将之用于开发面向中国的新药。

  

卫材的logo(Reuters)

    

  在其他企业方面,盐野义制药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11月设立了合资企业,同时开设了药品研究基地。平安保险的在线诊疗业务2019年的累计诊疗次数超过3亿次,双方将把获得的数据应用于新药开发。运用合资企业的成果,开发出的新药不仅在中国销售,还考虑在日本及其他亚洲各国销售。

   

  除日资企业以外,法国药企赛诺菲已于2020年初与阿里健康合作。通过提供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医疗信息提高在线诊疗的品质。

    


      

  在中国,外资企业实际上无法单独获得互联网业务的授权。据悉卫材预计中国的个人信息管理将和欧美一样越来越严格,因此制定了合资的业务计划。

   

  中国有超过14亿人口,2018年的药品市场规模达到约15万亿日元,是日本的1.5倍。有人预测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药品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扩大到23万亿日元。

    

  不过,在开发新药的技术和经验方面,中国落后于欧美和日本的药企。中国企业与海外药企合作,还有强化包括新药开发在内的保健业务的目的。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