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230栋摩天大楼将完工 中国占6成

2018/04/11


      高200米以上(约40层)的“超高层建筑”迎来建设热潮。预计2018年全球约有230栋竣工,比上年增加6成。其中中国占60%。其背景是经济增长,城市地区人口增加,但需要巨额资金和较长建设工期的摩天大楼也有着经济“滞后指标”的一面。这可能是温和平稳的经济下过剩资金达到峰值的反映。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基于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的数据对预定2018年完工的高200米以上的写字楼、住宅楼和酒店等建筑的栋数进行了统计。预计2018年将连续6年出现增加,到年底全球的超高层建筑将超过1500栋,增至发生雷曼危机的2008年的约3倍。

 

       这些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中国。中国2018年将建设约130栋摩天大楼,比上年增加7成,居全球之首。建设地也从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内陆地区扩大。华为技术等高科技企业云集的深圳、制造业增长的沈阳掀起了建设热潮。

 

 

       预定2018年竣工的全球最高的10栋摩天大楼中,中国将占9栋。最高的是北京的写字楼“中国尊”,高度达528米,计划作为北京的地标吸引跨国企业入驻。排在第10位的建筑高343米,超过日本大阪的“阿倍野HARUKAS”(300米)。

 

       中国大陆之外的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将建成接近40栋,比上年有所增加。在吉隆坡、台北和曼谷等东南亚的主要城市推进开发。中东方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等计划建设约30栋。

 

 央视总部大楼周边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

 

       其背景是亚洲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预计亚洲新兴市场国家201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6.5%,大幅超过全球平均增长率(3.9%)。亚洲新兴市场作为“世界工厂”,全球企业在此设立生产基地,随着工资上涨,内需不断扩大。这类国家的国民平均年龄也相对年轻,城市地区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写字楼和住宅的需求膨胀,推动了摩天大楼的建设热潮。

 

       不过,对于迅速推进的开发,警惕声也出现升温。实际上今年的计划竣工栋数包含一定数量从去年开始推迟完工的建筑。超高层建筑至少需要数百亿日元的资金和数年的建设期。预计2019年全球将竣工约170栋,而到了2020年将迅速减少至约80栋。

 


       如果美国加息、美元升值,存在资金从亚洲流出的风险。此前,因本国的低利率而无处可去的发达国家的投资资金流入东南亚各国,并推动了当地高层建筑的开发热潮。三井住友信托基础研究所的安田明宏认为,“在一些城市,由于供大于求使得房租正在下跌”。

 

       更加引人关注的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走向。中国政府为提振经济,到2015年前后一直支持住宅建设。不过,在舆论对房价暴涨出现不满的背景下,政府转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此外,受2017年建筑材料和人工费上涨的影响,竣工栋数未达到最初计划。

 

       2018年中国政府还将继续抑制住宅投资。特别是在内陆地区,住宅竣工后仍有大量空置房,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很深。如果因政府的调控而加速房价下跌,房地产投资可能会急剧降温。不过,瑞穗综合研究所的大和香织指出,在写字楼方面,“因企业业绩良好,需求依然坚挺”。预计日本今年的高层建筑数量将是零。由于地震多发,日本的建筑物往往比亚洲其他国家小型。不过,由于日本通过国家战略特区放宽限制,东京也将在2020年奥运会后推进大规模的超高层建筑开发。据日本房地产研究所的吉野薫介绍,“容积率的放宽将会加速高层建筑的建设”。三菱地所计划2027年度在东京站附近建成日本最高(390米)的摩天大楼。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栗原健太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