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铁盈利能力有望追上中韩

2021/03/29


  日本制铁3月上旬发布了截至2025年度的中长期经营计划,核心内容是增加停产的高炉数量等。计划通过集中生产设备等来改善生产效率。如果进展顺利,日本国内炼铁业务的盈利性有望接近中韩竞争对手。日本制铁要掌握去碳化技术,当务之急就是恢复盈利能力。

       

  “为了夺回综合实力全球No.1,我们将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前进”,在发布中长期经营计划的记者会上,日本制铁社长桥本英二如此强调。日本制铁将把东日本制铁所鹿岛地区(茨城县鹿岛市)的1座高炉加入停产名单,加上2020年2月宣布停产的高炉,日本制铁的粗钢产能将比目前减少2成,降至4000万吨。

     

日本制铁计划减少产能(东日本制铁所鹿岛地区第3高炉)

       

  从日本制铁出货1吨钢材的营业损益(显示日本制铁国内炼铁业务盈利性)来看,2019年度(截至2020年3月)亏损3000多日元,2020年度估计为亏损3500日元左右。由于设备老化,设备投资的6成用于维护和更新老旧设备。

     

  2019年度(截至2019年12月),亚洲主要钢铁厂商的这一指标为每吨盈利4000~7000日元。韩国浦项制铁(POSCO)2019年度1吨钢材盈利超过6000日元,2020年年度也超过3000日元。浦项制铁的设备还比较新,维护更新负担较轻。此外,浦项制铁的设备配置效率也比较高,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在搬运过程中很少出现浪费。

    

  一年前,日本制铁公布了第一项结构改革方针。通过关闭濑户内制铁所吴地区(广岛县吴市)等,收益改善额达到1000亿日元。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估算了第一项改革对日本制铁每吨钢材利润的影响额,发现到2025年度每吨钢材将盈利4000日元以上。加上此次公布的第二项改革措施。日本制铁的累计收益将进一步改善500亿日元左右。据估算,每吨钢材的盈利额将增至5500日元左右。

     

                 

  虽然比不上浦项制铁(2019年度)的数据,但日本制铁出货1吨钢材的盈利额(到2025年度)将超过中国宝山钢铁(2019年度)的数据。SMBC日兴证券的山口敦对这一系列计划评价称,“这是(日本制铁)由量到质的巨大变革”。

       


          

  本来钢铁行业就不得不应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课题。

       

  为排放二氧化碳支付成本的“碳定价(CP)”正在讨论之中。日本制铁的目标是2050年把自身温室气体排放量(2019年为8400万吨)降为零。即使按一定速度减排,2020年度以后的累计排放量也高达15亿吨。

      

  欧洲的碳排放量交易价格目前为1吨约40欧元。按照这一单价,如果2025年度以后产生碳定价成本,那么日本制铁的累计负担将超过5万亿日元。

       

  为了尽可能减轻负担,日本制铁需要加速采取去碳化措施。能否独立承担技术开发和设备投资的资金,取决于结构改革的进展。改善收益性只是参与去碳化竞争的最低条件。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森国司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