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方药企业推进自动化和AI,还看准中国市场

2020/02/03


       日本的医用汉方药的大型企业津村(tsumura)的茨城工厂,在同时设置研究所和药草园的178344平方米区域内,投入约160亿日元建设了最先进的新厂房。该公司成功借助机械臂实现了汉方药生产作业的部分自动化。新厂房预定4月投产。

 

       作为汉方药原料的草药以干燥状态运到茨城工厂,然后将草药切碎,根据汉方药的种类调配多种草药,提取精华,加工成粉末状。该工厂大量生产葛根汤和大建中汤等在日本畅销的汉方药。随着3号厂房建成,茨城工厂整体的精华粉末年产能预计比此前增加4成。

 

       在运到已切碎草药的调配生产线的作业中,引进了7台无人配送平板车。由日立制作所制造的配送车将为了避免相撞而设定好路线,运送调配容器。此前人工负责的取出草药的作业也改用机械臂。

 

无人配送车

 

       不论是提取精华和浓缩的工序,还是烘干粉末的工序,都采用了提高产能的机械。还引进了智能手机对切碎草药的作业进行监督,形成了出现异常时发出通知的机制,将监督人员减少至3分之1

 

       据悉通过推进使用机器人和省人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津村茨城工厂厂长熊谷升一自信地表示,“我们是尽可能推进无人化,在世界是最先进的汉方药工厂”。

 

        津村采取这样对策的背景是日本汉方药的市场扩大。日本2018年度医疗用汉方制剂市场按药价计算达到1536亿日元。市场整体比上年增长1.7%。要应对日本国内扩大的需求,必须提高工厂生产效率。通过推进省人化,也有助于应对劳动力短缺。

 

       津村还计划2022年在天津启动新工厂。在中国,首先生产面向日本的汉方药,未来还将生产面向中国的商品。津村社长加藤照和表示,在面向中国的核心产品确定后,将与日本一样“为了尽可能减少劳动负担,打算积极引进机器人”。

  


 

       津村正在推进采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的汉方药生产革新。汉方药的制造此前依赖人工的地方很多,但津村认为,为应对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需要通过引进IT来实现进一步的合理化。首先在日本的工厂引进,还计划推广到中国。

 

       寻求在中国扩大产品销售

 

       津村对最新技术的运用不仅限于制造工序,还力争在筛选草药的作业中引进人工智能(AI)。其背景是考虑全面进驻中国市场。该公司希望通过在汉方药制造整体上推进自动化,控制生产成本。社长加藤显示出积极态度,称“希望在2年内引进AI筛选”。

 

津村社长加藤照和

 

       草药来源于植物的根和果实等,外形和大小各不相同。此前在从田里收获并进行干燥后,通过人眼来辨别是否适合用作汉方药原料。今后将拍摄植物根部等的图像,让AI学习,实现筛选作业的自动化。加藤表示,“希望通过运用AI来提高安全性”。

 

       在人工作业中,速度和准确度受到筛选工人的熟练度的影响。加藤表示“像大肠内窥镜检查那样,有时AI比人类更为优秀”,因此津村计划首先从1个品类开始,在2年内引进AI

 

       津村在中国子公司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引进了色彩筛选,通过根和果实颜色来判断品质。

 

       目前在被称为“半夏”的植物块茎筛选中实施。针对难以通过外观判断内部腐烂或损坏的草药,计划运用导入成本比AI低的色彩筛选。

 

       中国长期是汉方药原料的采购来源,津村的草药有8成为中国产。加藤表示“一直都想向中国销售品质优良的汉方药”。

 


 

       在中国,中成药与用热水煎服的“汤药”加起来的市场规模约合14.4万亿日元。日本医疗用药品市场整体的规模为10万亿日元。日本汉方药企业要想增长离不开开拓中国市场。

        

中国种植草药的农户

 

       津村已经开始了添加草药的健康食品业务。未来打算将业务范围扩大至汤药和中成药。提出2027年在华业务整体达到100亿元销售额的目标。

 

       加藤强调称,“我们在中国也力争打造品质方面最受信赖的品牌”。2017年津村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展开合作。借助平安保险的销售网,能够不经由批发商而进行直销。随着推进机械化,将降低人工费,确保销量,争取实现适中的价格。

 

       在运用基于AI的色彩筛选技术方面,中国的研究领先。津村计划在日本国内负责草药筛选作业的茨城县石冈中心引进相关技术。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富千纮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