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隐形战机先进在哪
2016/04/22
比肩美军隐形战机?
“通过创新与钻研克服了此前隐形战机的弱点”,1月28日,在位于爱知县丰山町的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厂的一角,日本防卫装备厅第3开发室室长、一等空佐(即空军上校)三轮英昭指着被绳子围起来的场地内摆放的X-2机身某个位置介绍道。
![]() |
日本国产隐形战机的验证机“X-2”试飞(4月22日) |
雷达朝着对象物照射电波,通过反射回来的电波来探测对方的位置和距离。而隐形飞机则通过吸收电波,或使电波反射方向偏离来实现隐身。但是,吸入口朝向机身正面,易于反射雷达波。
日本防卫装备厅高官充满自信地表示:“通过使吸气管弯曲,反射面积之小或许已经超过美国的隐形飞机。”
X-2是以意为富士山的“心神”这一代号而被熟知的先进技术验证机。自2009年度起,耗费约7年时间、投入约400亿日元得以开发完成。如果算上前期的关键技术研发,耗时将达到15年,再加上发动机的研制,则被认为长达20年。可谓是一项巨大工程。
以从日本防卫装备厅获得设计和制造订单的三菱重工为代表,约220家企业参与了开发项目。主翼和尾翼由富士重工业负责,座舱周围由川崎重工业负责,控制系统和发动机则分别来自纳博特斯克和IHI。
![]() |
![]() |
集结日本最先进技术
X-2采用了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最高水平的日本国产技术。
其1是从雷达上“消失的机身”。机身采用了能吸收电波的陶瓷和碳化硅系复合材料。开发这种材料的是日本综合化学企业宇部兴产。据称,电波吸收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日本企业能够开发。
座舱的挡风玻璃涂上了特殊的锡合金。隐形战机的关键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反射雷达波的截面积。三轮英昭开发室长介绍称,“机身表面存在凹凸不平就易于反射,但X-2的机身壁板几乎没有接缝。此外,其独特的机身形状还能将发射来的雷达波反射至别的方向,这也是特征之一”。
美国大型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等开发的美军隐形战机“F22”和“F35”的详细参数未被公布,因此难以单纯比较,但三轮英昭开发室长表示“X-2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极小。看起来犹如数十公里之外的昆虫的独角仙的大小”。
其2是很高的机动性能,能实现以往机身所难以完成的特技飞行动作。
秘密就在于左右发动机喷射口安装的鸭蹼形状的“推力转向片”。总计6个转向片可上下左右活动,改变喷射角度,借此能自由完成快速爬升、快速俯冲和急转等飞行动作。
机身的飞行动作数据可与发动机的推力数据同时得到分析,从而计算出机身应保持的最佳姿态。例如,在逆风状态下一般很难操纵方向舵。X-2则能瞬间分析这种状态,驱动转向片,防止飞机在急转弯时失控。
另外,保证飞机高机动性能的还有日本首个正式配备了加力燃烧室(afterburner)的国产实证用发动机“XF5-1”。
(未完,接下页)
飞机发动机的燃烧温度越高,作为推力源的高压气体就越多。该发动机涡轮的进口温度为1500摄氏度以上,是民用飞机发动机的1.5倍以上。
![]() |
存在高功能化“陷阱”
“具有隐形功能的机身和发动机的一体化控制并不是任何厂商都能做到的”,三菱重工防卫及宇宙领域工程师总监及总工程师滨田充自信地表示。
不过,未来的道路似乎并不平坦。
洛克希德马丁的高管曾表示,即便每个技术都很先进,但“如何在实战中应用隐形战机,日本尚不具备经验”。在适合隐形战的机身与电子系统的配合,以及通信系统的应用等方面,日本尚未达到美国的水平。
另外,也有声音担心会存在日本制造业常见的“高附加值化陷阱”。日本飞机评论家青木谦知指出:“即便融合了各种尖端的技术,但实用性较差的话,也毫无意义。在设计方面也有必要始终考虑其性价比。”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上阪欣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