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路的真正实力(下)
2015/02/05
![]() |
虽然项目众多的地铁和通勤车辆等是轨道交通的主战场,但川崎重工营业本部长村生弘认为“出口新干线意义重大”。所以该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出口新干线方面的出口业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川崎重工已宣布与东日本旅客铁路公司(JR东日本)等携手参加高铁投标。
日立制作所将借助设计和零部件通用化的标准车辆进攻世界市场。将改变日本式的定制方式,以降低成本和缩短交货期。凭借通用化的通勤车辆“AT200”,日立制作所在英国获得了234节车厢的订单优先谈判权。
铁路建设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在高速铁路领域,预算规模达到1万亿日元以上非常常见。因难以确保资金而导致计划停顿和延迟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川崎重工重点在香港和新加坡等资金层面风险较少的地区展开订单争夺战。日本政府已开始构建基础设施出口支援机构,推动企业在更广泛地区参与铁路项目竞争。
日本的基础设施出口支援机构的正式名称为海外交通和城市开发事业支援机构。日本政府将使用约1100亿日元的投资额度,与民营企业合作,投资于亚洲和中南美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日本政府将参与投资,以分摊民营企业的风险。
日本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将海外基础设施订单增加至30万亿日元。为了达到这一相当于目前水平3倍的较高目标,核心就在于铁路业务。在高层外交中经常会提及铁路。
据欧洲铁路工业联盟统计,2013年为21万亿日元左右的全球铁路市场到2019年将扩大至25万亿日元。其中亚洲增长迅猛。例如单是印度就有超过50个城市打算修建地铁。
日本一直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等举措来推动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过,这是“看不到脸的援助”(日本铁道车辆出口协会)。在印度,地铁建设依赖日元贷款,但作为“脸面”的车辆却从韩国现代Rotem等海外企业采购。目前日本正在通过基础设施支援机构,构建有助于日本企业参与项目的机制。
例如泰国曼谷地铁紫线,JR东日本将携手东芝和丸红参与业务。如果能在2016年开始运行,将成为全面提供车辆、系统和维护服务的代表性案例。JR东日本社长富田哲郎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优质服务”,寻求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如果日本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不携手,将难以战胜在维护等经验上具有优势的德国西门子等世界巨头。只有各公司强大到足以在竞争力上形成互补,向海外推销日本铁路的时机才会到来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记者 岩户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